1943年,两名伪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八路军还活着,正要上前补刀,这个八路军轻

瑶星隐雾岚 2025-07-10 16:46:05

1943年,两名伪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八路军还活着,正要上前补刀,这个八路军轻轻说了一句:“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春天,秦光躺在一片血泊中,周围是死去的战友,他的腰部被弹片击中,伤口滚烫,疼得他几近昏迷,几声沉重的脚步声靠近,他强撑着睁开眼,看到两名端着刺刀的伪军朝他走来,他知道清扫战场意味着什么,活着的八路军是不能留下的,他已经没有力气反抗,甚至连举起手臂都做不到,他只能闭上眼,等着命运最后的安排,可奇迹发生了,那两人停住了脚步,短暂犹豫后,他们收起刺刀,扯来几具尸体盖在他身上,然后转身离开,没有多余的举动,没有任何言语,那一刻,死亡没有降临,反而是活下去的机会悄然降临。 这不是第一次,秦光和死神擦肩而过,他的一生,几乎就是在战火、伤痛和牺牲中一路走来,他出生在湖北红安一个贫苦农家,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作“中国第一将军县”,但在他小时候,那里只是一个饥寒交迫的角落,七岁那年冬天,他还在地主家放牛,赤脚踩在结冰的田埂上,冻得脚背全是裂口,十三岁时,他偷偷跑去参军,什么也不懂,只知道穿上军装就能吃上饭,还能为穷人打天下。 入伍后的日子并不轻松,他个子小,枪托比他还高,训练时总是摔倒,爬起来再摔,可他不怕疼,也不怕死,1934年的庾家河战役,是他第一次真正上战场,部队冲锋时,红军的旗杆被炮弹炸断,红旗掉在半山腰,敌人的火力压得所有人都趴在地上,秦光没多想,爬起来冲过去,从绑腿上解下布条,把红旗绑在断树桩上,弹片从他耳边擦过,血从脖子流下来,红旗却再次飘了起来,这一幕被战友们记了一辈子,从那以后,他们都叫他“炸不倒的红旗”。 几年后,他随着部队开始长征,在草地上行军的日子最难熬,没有粮食,就啃树皮,煮皮带,连马蹄铁都拿来熬汤,他把自己的皮带分给了伤员,自己嚼着草根,一步一滑地往前走,那片沼泽地吞了许多战友的命,他靠着一根插着红旗的木棍撑着走完了全程,旗帜早已被雨水和硝烟染得发黑,但他每晚都用猪血在旗角涂上五角星,红得刺眼。 1941年,他所在的特务三营接到了阻击敌人的命令,地点是鲁西苏村,当时敌人是日军三十二师团,带着飞机、毒气弹,还有数倍于己的兵力,秦光当时是副教导员,带着一个连死守东头阵地,日军一轮轮猛攻,炮弹把房顶炸塌,毒气在村子里弥漫开来,战士们用湿布捂住口鼻,坚持打了整整一天,营长中弹后,秦光拖着他躲进地窖,然而毒气还是渗了进来,二十多个伤员咳得直不起腰,秦光的头部也被弹片击中,鲜血糊住了左眼,他摸黑拔出弹片,从窗缝反复开枪击退敌人,最后一枚毒气弹落在他脚边,他只记得肺像被火烧,喉咙撕裂般疼痛,然后失去了意识。 醒来时,他双手被反绑,身边是昏迷的战友,四周是麦田和日军的刺刀,他知道,他们就要被一一杀害,就在敌人举刀时,他突然暴起,大喊“跑”,带着十几人往田野冲去,子弹从背后追来,他一连中了三枪,肺部、肩膀、颈部全是伤口,等到村民在尸堆中发现他时,他的呼吸几乎停了,那场战斗,三营一百三十多人,最后活下来的不到十人,他是其中之一。 他在土炕上昏睡了好几天才醒来,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问营长是否还活着,没人回答他,他闭上眼,眼泪顺着脸滑进枕头,这场仗,他没赢,但他活了下来,他知道,还要继续。 两年后,他被任命为支队政委,驻扎在张柳召村,那里地势隐蔽,是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据点,村里百姓热情支援,有人送饭,有人通风报信,但战争从不会放过任何地方,有汉奸出卖了他们,深夜日伪军悄然包围村庄,枪声划破了寂静,秦光迅速组织突围,他带着一小队吸引火力,让老百姓转移,没走多远就遭遇敌军正面火力,枪林弹雨中,他冲在最前线,甩出手榴弹,打乱敌人阵型,就在他掩护战士撤退时,一颗炮弹在身旁爆炸,弹片穿透了他的腰椎,他倒下时,甚至来不及喊一声。 村民是在夜里摸黑找到他的,他躺在村口田边,身上被杂草和血迹覆盖,乡亲们用门板抬着他走了十几里山路,才把他送到后方医疗点,医生从他腹部取出几块弹片,但有十几块太靠近心肺,无法手术,医生劝他取出,他摇头,说让它们留着,提醒自己国家曾经多苦。 新中国成立后,秦光转业到地方工作,他从未主动提过自己的战功,也从不炫耀身上的伤疤,每逢阴雨天气,他的腰就像被火烫,疼得睡不着,可他从不抱怨,只埋头做事,2019年,他躺在病床上,年已102岁,医生再次建议手术,他还是摇头,他说这些弹片是鬼子留下的铁证,不能取,临终前,他把孩子们叫到床边,叮嘱他们把这些弹片捐给革命纪念馆。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战将士口述史》、《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纪实》

0 阅读: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