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

小熊阿瓦达 2025-07-10 16:37:17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政,直接把中国汽车关税从15%抬到了38%,中方出手让俄冷静!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初春,莫斯科一纸政令将中国汽车进口税提高至38%,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这场看似突然的贸易摩擦,实则是两个大国在经济棋盘上的战略试探。 俄罗斯汽车市场曾因西方制裁陷入瘫痪,是中国车企用三年时间填补了90%的市场空白。 去年中国品牌在当地卖出创纪录的110万辆汽车,每三辆行驶在俄罗斯道路上的汽车就有一辆来自中国,这种迅猛扩张让俄本土车企的市场份额萎缩至不足20%,伏尔加汽车等老牌企业甚至需要政府输血维持。 经济压力是俄方出手的主因,提高关税这一招,既能给国库增收,又能回应本土制造商的抗议,似乎是个两全之策,但他们忽略了中国手中的能源王牌,俄罗斯40%的石油和60%的天然气都依赖对华出口。 北京的反制来得迅速且精准,第一季度中国削减12%的俄油进口,转而与卡塔尔签下每年400万吨LNG新合约。 更令俄方措手不及的是,中国车企迅速将整车出口转为零部件组装,长城汽车在图拉州的工厂产能提升50%,既规避了关税壁垒,又为当地创造上万个岗位。 新能源汽车成为意外赢家,在传统燃油车受关税冲击销量下滑时,中国电动车对俄出口逆势增长40%,比亚迪、蔚来等品牌迅速占领充电桩配套完善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这种结构性变化彻底打乱了俄罗斯保护传统汽车工业的算盘。 经济规律最终让博弈回归理性,三个月后,俄罗斯财政部数据显示能源收入缺口扩大,迫于压力,俄工业部开始与吉利、奇瑞商讨联合研发项目,原先的关税壁垒逐渐转化为技术合作框架。 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平衡,中国用多元化供应链证明了自己不再是单一市场依赖者。 对此,大家觉得做得好吗?欢迎评论区支招。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小熊阿瓦达

小熊阿瓦达

小熊阿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