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车大肆占领日本市场?甲亢姐一句话令新德里欢呼,中方厂家笑而不语。印度著名主

战刀零零漆 2025-07-10 16:13:58

印度汽车大肆占领日本市场?甲亢姐一句话令新德里欢呼,中方厂家笑而不语。

印度著名主持人甲亢姐称:“上个月铃木汽车成为日本最大的汽车进口商,而达成这一壮举的车型竟产自印度。”她在节目中兴奋地表示,“曾几何时,日本在印度人眼中是工艺与品质的黄金标杆。如今,日本反倒在印度制造的汽车里,寻到了同款品质。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印度整个制造业成本比日本低20%左右。作为印度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40%的最大车企,铃木积累了丰富的低成本生产经验。与丰田、日产等从日本国内开始生产电动车不同,铃木破例将EV核心工厂放在印度,打破了日企一贯“先本土后海外”的技术转移路径。

“在(出口地)欧洲等地,我们与中国EV的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铃木高管直言不讳地表示,选择印度作为生产基地正是为了磨练成本竞争力,对抗全球份额不断增长的中国车企。

与日本市场狂热追捧印度产微型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市场的淡然。以在日本畅销的铃木奥拓为例,这款售价仅2万人民币的K-Car在日本年销12万辆,连续三年蝉联轻自动车销量冠军。

这款被日本主妇、老人和年轻人视为“国民神车”的微型车,在中国却几乎销声匿迹。现款日本奥拓搭载658cc涡轮增压发动机,标配ESP、自动刹车和混动系统,百公里油耗不到3升,性价比颇高。

但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原因有三:面子文化使汽车在中国仍是身份象征;政策差异让奥拓无法享受中国的新能源补贴;家庭“一车多用”需求使空间有限的微型车难以满足出行需要。

更关键的是,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彻底封死了微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五菱宏光MINI EV起售价2.98万元,能上绿牌、免购置税,充电成本只有奥拓的1/10。这款中国产电动车年销达50万辆,证明消费者并非拒绝小车,而是拒绝“落后的小车”。

日本街头行驶的印度造铃木,中国街头的五菱电动车,两种景象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构趋势。

印度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出口竞争力,而中国则通过电动车革命实现对传统燃油微型车的弯道超车。

甲亢姐的欢呼与新德里的庆祝,映衬着东京对产业空心化的忧虑;而北京的“笑而不语”,则源于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微型电动车赛道的绝对领先。在这场静默重构中,全球汽车产业的多极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0 阅读:0
战刀零零漆

战刀零零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