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滨工厂试图打破中国对稀土的垄断】[所有所谓“供应链风险”都是你们作的..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07-10 16:09:27

【法国海滨工厂试图打破中国对稀土的垄断】

[所有所谓“供应链风险”都是你们作的......欧洲大陆希望降低在宝贵矿产资源方面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问题在于如何降低。省流:法国拉罗谢尔仓库的索尔维公司试验性提纯稀土钕、镨,试图重振欧洲稀土产业。欧盟98%稀土依赖中国,正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推动供应多元化,但面临成本高、环保严等挑战。中国近期出口限制加剧欧洲危机,企业虽愿支付溢价本土采购,产业重建仍需时间。]

(纽约时报)在法国拉罗谢尔大西洋海岸线附近的一个低矮仓库里,有一组巨大的金属罐,顶部装有轻轻旋转的马达。

他们是拿欧洲工业的未来来赌博。

自四月以来,这些提纯罐一直在提纯两种稀土矿物:一种是亮粉色的钕溶液,另一种是黄绿色的镨溶液。这两种矿物都被制成粉末,然后出售用于制造永磁体——永磁体是生产现代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军事装备的关键材料。

目前,该工厂的产量处于试验阶段,且数量极小。拥有该工厂的比利时公司索尔维只有在找到客户的情况下才会增加产量。“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表明,我们可以为欧洲市场提供服务,”索尔维首席执行官菲利普·凯伦 (Philippe Kehren) 表示。

该公司体现了一种正在展开的趋势。欧洲正试图重返稀土行业,但障碍重重,能否成功尚不确定。

稀土矿物是能源和交通等行业先进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用稀土制成的磁铁磁力强劲且耐热,可用于小型电动机和其他应用。这17种重要元素大多来自中国,这些元素的开采和大规模提炼既困难又肮脏,而且中国几十年来一直是全球主要稀土生产国。

欧洲曾经拥有规模庞大的稀土产业。拉罗谢尔的工厂自1948年投入运营以来,长期专注于稀土矿的生产。但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欧洲将大部分污染严重的稀土生产外包给了中国。

现在,欧洲政策制定者痛苦地意识到,北京已经“控制”了欧洲大陆。

最近几周,中国限制了全球稀土及其制造的永磁体的供应,这是其应对美国关税和其他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部分措施。这些限制措施导致欧洲生产商陷入困境。尽管欧洲已经在努力巩固其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但一些专家认为,此次供应中断可能成为欧洲大陆真正实现供应多元化所需的动力。

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

中国拥有高效开采稀土元素的技术知识、劳动力和规模,而且环境法规也较为宽松。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欧洲企业在成本上难以甚至不可能与亚洲生产商竞争。

“欧洲明白采矿业是肮脏的行业,所以他们把它外包给了其他地方,”欧洲研究机构Globsec的政策主管阿莱娜·库兹科(Alena Kudzko)说。“这产生了滚雪球效应,”她补充道。“几十年前我们做出了选择,现在很难逆转。”

欧洲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甚至比美国还要高。欧盟约98%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80%。

欧洲议会德国议员希尔德加德·本特勒 (Hildegard Bentele) 表示:“在振兴采矿业方面,我们落后了——我们落后于中国,我们落后于美国。”

多年来,政策制定者一直担心中国可能会将其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2010年,由于外交僵局,中国暂停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两个月;2012年,中国又对稀土实施了广泛的出口管制。

鉴于此,中国的贸易伙伴一直在努力减少依赖。

2023年,欧盟通过了一项旨在确保其未来关键原材料供应的法律。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已宣布了数十个项目,着眼于钴、铜、锂和稀土的开采和提炼。

但参与推动原材料法案立法的本特勒女士表示,尽管最近的反应按照欧洲标准来说已经很快了,但“当然,这还不够”。

她指出,部分问题在于,为了使欧洲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企业需要认识到,拥有一个可靠的、附近的供应商比降低成本更重要。

她指出:“如果一家公司选择与有风险的合作伙伴合作,那么你就要承担风险。”

目前尚不清楚企业是否会选择成本更高的方案。正因如此,索尔维只投资了数百万美元,用于小批量生产稀土。如果汽车制造商和其他企业的需求足够大,该公司可以满足欧洲高达30%的需求。但这需要投入1亿欧元(约合1.17亿美元)来扩大生产规模。

“如果我们没有很多买家,我们就不会投资,”凯伦先生说。

如果该公司能够加快在欧洲的业务多元化,当前的混乱局面或许会对其有利。一些行业专家认为,中国最新的稀土限制措施可能会促使欧洲企业加快业务多元化。

自4月初以来,中国已要求外国客户购买稀土矿物必须持有出口许可证。但官员们处理这些许可证的速度缓慢,这可能导致大面积稀土短缺。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表示,截至 6 月底,只有约一半的出口许可申请获得批准,虽然比月初有所改善,但仍然足以扰乱行业秩序,令企业高管们手忙脚乱。

游说团体“商业欧洲”副总干事路易莎·桑托斯表示,在许可证申请方面,中国贸易官员还要求提供许多欧洲公司视为敏感商业信息的详细信息。

尽管中国商务部 5 月份表示已建立渠道,加快向欧盟公司发放稀土许可证,但拖延现象仍然存在。

“我们都非常清楚这个问题,”桑托斯女士谈到对稀土的依赖时说。“我们之前的体系建立在提高效率、削减成本的基础上,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欧盟一直在批准一些项目,试图重启欧盟的稀土供应,而政府的支持至少可以帮助企业启动生产。索尔维已经获得了法国的支持,并正在与欧盟进行更广泛的谈判,为任何潜在的扩张项目寻找资金。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最近带着一块在爱沙尼亚新工厂生产的永磁体,在加拿大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她的同事们展示。

“中国不仅将这种准垄断地位用作谈判筹码,还将其作为武器,打击关键行业的竞争对手,”她说道。“即使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会放松限制,威胁依然存在。”

欧洲并不打算打造一个完全本土化的产业。尽管欧盟正在探索其境内的采矿和精炼产能,但它也在寻求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获得供应。其重点是实现供应多元化。

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也并不执着于从地下开采稀土。欧盟也在尝试回收稀土,以减少污染。根据《关键原材料法案》,目标是到2030年,欧洲10%的原材料需求在欧洲开采,25%的原材料需求在欧洲回收,40%的原材料需求在欧洲加工。

由于重建供应链需要时间,短期内的问题在于外交。欧洲官员正在敦促中国改善稀土供应,预计该议题将在7月底布鲁塞尔和北京的峰会上被提及。

对于像索尔维这样的公司来说,问题在于,如果未来几个月供应困难的情况有所缓解,并且本地采购的需求逐渐减少,那么今天的问题是否仍将是焦点。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市场事务主管尼尔斯·波尔 (Nils Poel) 表示:“在首席执行官层面,这确实具有战略意义,但当采购团队介入时,仍然要考虑价格问题。”

但他指出,这种情况可能正在开始改变。“现在大家支付溢价的意愿稍微高了一些。”

现在,欧洲政策制定者痛苦地意识到,北京已经控制了欧洲大陆。

最近几周,中国限制了全球稀土及其制造的永磁体的供应,这是其应对美国关税和其他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部分措施。这些限制措施导致欧洲生产商陷入困境。尽管欧洲已经在努力巩固其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但一些专家认为,此次供应中断可能成为欧洲大陆真正实现供应多元化所需的动力。

0 阅读:14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