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意的不是成绩,而是你的态度!"这句话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甩在少年小凯(化名)的脸上。 就在近日,当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清北之星"彻底坠入人生谷底。575分的成绩单不仅宣告着他的高考失败,更成为父母将他逐出家门的最后通牒。 小凯至今还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下午,父亲当着他的面更换了门锁密码,母亲则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个装着几件换洗衣物的背包。"你已经18岁了,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母亲冷冷地说道,"复读?不可能!分数不重要,守规矩才重要!" 就在一年前,小凯还是学校公认的"清北苗子"。这所长沙的重点高中,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小凯以优异的中考成绩昂首迈入这所名校时,所有人都认定他必将延续家族的荣耀。然而谁也没想到,一部智能手机竟成了摧毁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陷进去了。"面对记者的镜头,小凯的声音微微发抖。从高一下学期开始,那个曾经勤奋好学的少年渐渐消失在手游的虚拟世界里。班主任的警告、父母的责骂、成绩的断崖式下滑,都没能让他从这场数字狂欢中清醒过来。 "我们试过所有办法。"小凯父亲陈建国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没收手机、陪读、写保证书,甚至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每次他都痛哭流涕地保证,转头又故态复萌。" 当575分的高考成绩单摆在面前时,这个家庭的最后一丝耐心也被耗尽了。父母给出了选择:要么在县城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再不然就去长沙打工,家里只提供单程车票。而小凯做出的选择,却让这场家庭矛盾彻底升级为公共事件。 "他们这是虐待!"小凯带着电视台记者杀回家门时,脸上写满委屈和愤怒。镜头前,他控诉父母"冷血无情",强调自己只是"一时贪玩",要求获得复读的机会。 然而母亲的回应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没有任何悔改之心。我们各自安好,你自己养活自己吧。" 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有人力挺父母"教子有方",认为18岁的成年人就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也有人痛批家长"太过冷血",担心这种极端方式会毁了孩子一生。 这场"断供"风波没有赢家。父母用最决绝的方式试图唤醒儿子,却可能永远失去他。而小凯在舆论风暴中终于明白,人生没有后悔药,但也没有绝路。或许他会选择复读,或许会去打工,又或许会申请助学贷款......无论选择哪条路,这一课都足够深刻。 对此,您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风芒新闻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这家伙天天玩手机,成绩从学校前100名掉到600多名,最后一次他爸爸把手机砸了,
【315评论】【2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