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讨薪难!”7月2号,女大学生暑假当家教,被恶意欠薪4000多元,数次讨要无果,当她找上门的时候发现雇主已经搬家联系不上,无奈只能报警求助,没有想到,民警竟然表示没有强制要求还款的权利,只能协商解决。
小郑(化名)是在重庆上学的大学生,去年暑假她想赚点钱,帮父母分担学费压力。经人介绍,她接了一个家教工作。雇主陈某的女儿马上要考初中,语文英语需要重点补,两人谈好一次课100块钱,等全部辅导结束后马上结清。
整个暑假小郑很认真,上了17次课,补了41个小时,那孩子也挺争气,最后真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小郑松了口气,觉得这辛苦值了。
可该结账了陈某却变卦了,先是说手头紧没钱,然后又是各种理由拖。再后来,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小郑急了,跑到陈某家去找人,却扑了个空。邻居告诉她,这家人早就搬走了!完全断了联系。
更让小姑娘窝心的是,之前给雇主家垫钱买的几百块生活用品,对方也再没提过,小郑爸爸心疼女儿,他说孩子为了省一块钱车费,来回都是走路去教课。省吃俭用想挣学费,却遇到这种事。
实在没办法小郑报了警,但民警的话让她更无奈,这属于劳资纠纷,他们没法强制要求对方还钱,只能帮忙调解。可现在连人都找不到了,调解也没办法做。
这事看起来是小郑一个人亏了4000多块钱,但背后暴露的问题更值得注意,这种临时性的家教工作,常常只是口头约定,很少有正式合同。学生没什么经验,雇主真要赖账,维权难度很大。
像小郑这样跑家教的大学生不少,他们本意是靠本事吃饭,积累经验减轻负担,可遇到不讲信用的人,报警管不了,打官司成本高时间长,难道只能自认倒霉?这打击的不止是钱包,还有年轻人自食其力的积极性。
而且想想那个刚考上初中的女孩,她的妈妈用这种方式对待家教老师,这钱省下了,给孩子做的又是什么榜样?家人在背后毁约玩消失,真的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孩子吗?
网友也是议论纷纷:“大学生太不容易了,还是该弄个简单合同,起码把课时费写清楚。”“这种人就是算准了你拿她没办法,太缺德了!”
“心疼小姑娘,走路去上课还被坑。家教市场得规范起来。”“报警不管确实心凉,普通人维权成本太高。”
对于这种没有正式合同、对方又玩消失的恶意欠薪,除了报警,你还有哪些好办法能帮小郑这样的学生讨回血汗钱?
或者你觉得平台和监管能做些什么避免类似情况?欢迎分享你的建议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