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

罗普娱记 2025-07-10 12:34:51

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搜集了英国,法国等大量的档案,写了这本书,《南海的历史与主权》,用大量的客观历史文献证明,南海是中国的。 这位英国学者名叫安东尼・卡蒂。 他跑遍英法美三国的档案馆,查阅了120多年的历史文件,发现连英法自己的法律顾问都白纸黑字写着:南海诸岛是中国的。比如法国外交部1931年的法律意见明确说西沙群岛属于中国,英国1974年的内阁备忘录也确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更讽刺的是,美国档案里居然有1956年的记录,当时的副国务卿承认菲律宾对南沙群岛没有主权,但为了遏制中国,美国故意鼓励菲律宾提出主张。 不过有人可能要问了,中国学者为啥不早点把这些档案挖出来?这些档案分散在不同国家,申请查阅手续复杂,有时候还得看人家脸色。就像卡蒂自己说的,他在法国档案馆查资料时,有些文件因为涉及“敏感内容”,得层层审批才能看到。 而且,中国的专家更多是从历史文献和法理角度入手。比如中山大学黄瑶教授的团队,花了五年时间写了一本67万字的《南海主权与海洋权利法理研究》,把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从历史依据到国际法理都梳理得明明白白。 他们从明清时期的航海记录、渔民作业日志,到现代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用了上千份国内外资料,论证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是“发现-管辖-国际承认”的完整链条。这本书还被翻译成英文,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少讨论。 中国学者其实早就盯上了西方档案。比如南京大学的沈固朝教授,他带着团队整理了19世纪以来西方关于南海的航海日志、传教士记录,发现很多外国文献里都提到中国渔民在南海的活动。 不过话说回来,卡蒂的研究能火,还有个重要原因:他是“第三方视角”。在国际舆论场里,有时候自己人说一百句,不如外人说一句管用。 卡蒂在书里特意强调,他的研究没受中国官方委托,完全是独立进行的。这种“中立身份”让他的结论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 当然,咱们也不能把中国学者的贡献一笔抹杀。就拿南海仲裁案来说,菲律宾单方面搞了个所谓的“国际仲裁”,中国学者们可是集体出动,从国际法、历史证据到国际政治角度,把这个仲裁案批得体无完肤。 外交部前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周健,在国际会议上用大量证据证明仲裁庭越权管辖,连不少外国法律专家都点头认可。 中国南海研究院还联合国际法学会出了一本《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把仲裁案的漏洞一个个拆穿,这本书现在成了国际法学界研究南海问题的重要参考。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其实一直在“隔空对话”。卡蒂在书里引用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比如韩振华教授关于南海地名的考证;中国学者也在论文里提到卡蒂的发现,形成了一种学术上的良性互动。这种合作在南海问题上特别重要,因为南海主权的证据分散在世界各地,单靠一方力量很难全面掌握。 最后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学术研究就像拼图,每个人掌握的碎片不一样。卡蒂拼出了英法档案这一块,中国学者拼出了历史文献和法理这一块,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真相。 就像卡蒂自己说的:“中国的主张不需要外交让步,法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中国学者的工作,就是让这个法律真相更丰满、更有说服力。 所以,中国学者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国家权益,只不过有时候他们的成果不像外国学者那样容易上热搜。 中国的学者们正在扎扎实实做学问,等时机成熟,这些研究成果自然会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南海是中国的,这事儿谁也改不了。

0 阅读:0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