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这事儿的背景是这样的——最近在欧洲发生了一件颇为引人关注的事

国际万花筒 2025-07-10 11:15:44

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这事儿的背景是这样的——最近在欧洲发生了一件颇为引人关注的事情: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面临一场可能的不信任投票。表面上看,这次质疑的起因是她在疫情期间与辉瑞公司之间存在某些经济往来,被认为存在瑕疵,因此引发信任危机。 但更深层的原因,却往往未被公开讨论——那就是冯德莱恩本人的背景。她的父亲曾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老师,家族在德国具有一定影响力。而她本人则长期在美国生活,并育有七个孩子。她的丈夫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完成家庭责任后,她回到德国投身政界。冯德莱恩最初拥有牙医博士学位,也确实有自己的学术实力。 她在德国政坛历任卫生部长、防长等要职,之后进入欧盟机构任职,最终成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她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她带有明显的“美式印记”。因此,有观点认为,她能晋升为欧盟主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支持。如今她谋求连任,也被认为是得到了华盛顿的背后助力。 然而,在当前欧美之间出现一定程度利益分化和博弈的大背景下,冯德莱恩这样一位与美国渊源颇深、甚至带有亲美倾向的政治人物,自然会在欧洲内部遭遇质疑——这是意料之中的情况。 至于她是否真正具备执掌这一职务的能力,是否能获得欧盟同僚的认同,这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面对不信任的声音,冯德莱恩的回应策略也颇具技巧。她将这一行动归咎为“少数政治势力”以及“亲俄派别”的攻击,试图将质疑她的人划归到一个政治对立阵营,并借此争取更多支持。她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希望将针对自己的不信任转化为某种政治斗争,将其定性为别有用心的“抹黑”。 短期来看,她很可能能够顺利挺过此次不信任危机,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她是否能够胜任并持续担任这一角色?特别是她代表谁的利益,又是否能真正代表欧洲本身?这些问题将成为未来欧洲政治中不可回避的核心。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欧洲各国对冯德莱恩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也会决定欧洲是否以及如何与美国进行“战略切割”。如果分歧加剧,冯德莱恩或许会被换掉;但若欧美继续保持紧密的互赖关系,那么她的继续任职或许仍是合理且必要的选择。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国际万花筒

国际万花筒

外交风云实时追踪,深度剖析国际关系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