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巴西下手了! 俄媒:特朗普称:由于“巴西对自由选举的阴险攻击”以及“对美国言论自由的侵犯”。对来自巴西的所有商品额外征收50%关税! 特朗普宣布:“从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任何来自巴西的产品征收50%的关税,此关税不包括在已有的全行业关税之中。任何为规避该关税而转运的商品亦将被征收该50%税率。” 特朗普补充道:“请理解,这50%的关税比起我们为实现公平竞争所需的还要少。这是为了纠正当前政权造成的严重不公。如果巴西或在巴西的公司决定在美国建厂或生产,该关税将不适用。我们将尽一切可能快速批准相关项目,审批过程将在数周内完成。” 报道称,昨天,(9日)特朗普在致巴西总统卢拉的一封公开信中写到: “我认识并与前总统博索纳罗打过交道,非常尊重他,其他多数国家领导人亦然。巴西对待博索纳罗的方式,是一场国际丑闻。这场审判不应该发生,它是一场‘政治清算’,应立即停止。” 这是特朗普把关税问题政治化的具体表现! 一、关税决定的直接导火索:特朗普与卢拉的公开冲突 1. 政治交锋升级 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声援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因2022年败选后被指控策划政变面临审判),称其遭“政治迫害”,要求巴西停止审判。 卢拉当即回应:“巴西是主权国家,不接受任何干涉”,并强调“无人可凌驾于法律之上”。此次交锋发生在金砖峰会期间,特朗普此前还批评金砖国家“推行反美政策”。 值得深思! 2. 关税作为政治报复工具 特朗普在关税声明中直接关联博索纳罗案,指责巴西司法系统“攻击自由选举”,并称征税部分原因是“侵犯美国公民言论自由”。此举被解读为对卢拉拒绝干预司法的报复。 二、加征关税的“理由”分析 1. “攻击自由选举”的指控 核心指向巴西对博索纳罗的审判。博索纳罗被控在2022年败选后密谋政变(包括讨论动用军队推翻选举结果),其支持者于2023年1月8日冲击国会等机构,事件被类比为“巴西版国会山骚乱”。 特朗普称此为“对民主的阴险攻击”,要求巴西撤销指控。 2. “侵犯美国言论自由”的模糊指控 特朗普未明确具体事件,但可能与两类背景关联: 一是国内矛盾转移:2025年3月,亲巴勒斯坦示威者因抗议特朗普打压学生言论自由(如哥大学生因声援巴勒斯坦被捕),占领特朗普大楼并遭警方大规模逮捕,示威者指控政府“违宪”。 二是政府与媒体冲突:2025年2月,美联社因拒绝使用特朗普政府强制的“美国湾”(原墨西哥湾)一词,遭白宫禁入采访,随后以“侵犯言论自由”起诉特朗普政府官员。特朗普可能借此指控巴西“配合”国际舆论打压美国言论自由,但缺乏实质证据。 三、经济影响:巴西资产重挫,双边贸易面临断裂风险 1. 市场即时反应 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暴跌近3%,股市ETF(安硕MSCI巴西ETF)盘后跌2%。 对美出口龙头企业受重创: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美股存托凭证暴跌9%。 2. 巴西对美贸易结构脆弱性暴露 美国是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2024年美巴贸易额约860亿美元(巴西逆差20亿美元)。 高关税冲击关键行业:钢铁、飞机及零部件(占出口23%)、咖啡(年对美出口20亿美元)、牛肉(2024年出口14亿美元)等。分析师警告,50%关税可能使部分商品对美出口“不可行”。 3. 巴西的反制措施 卢拉已援引《经济互惠法》,拟对美实施对等报复,但具体措施未公布。巴西工贸部长曾指出:美对巴加税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如肉类加工依赖巴西供应)。 四、深层政治背景:美巴关系的历史性转折 1. 博索纳罗案的政治象征意义 博索纳罗被视为“巴西版特朗普”,其执政风格与特朗普高度一致,两人曾密切互动。特朗普此次干预被视为对意识形态盟友的支持,同时挑战卢拉政府的合法性。 2. 主权与干涉的冲突 卢拉多次强调“巴西主权不容侵犯”,并联合金砖国家反对单边制裁。关税事件可能破坏两国长期“政见不同仍合作”的传统,将贸易工具化为地缘政治武器。 五、后续发展与潜在影响 短期:巴西或向WTO申诉,同时加速与金砖国家(如中国、印度)的贸易替代。 长期:若关税生效,巴西年对美出口或损失超200亿美元,美国消费者将面临咖啡、牛肉等商品涨价。 特朗普对巴西的50%关税是政治报复与经济施压的结合,表面以“选举自由”“言论自由”为名,实则回应卢拉对博索纳罗案的强硬立场。巴西经济已现剧烈震荡,但卢拉政府誓言反制,两国关系面临严峻考验。这一冲突也折射出美国内政外交的深层矛盾:当“言论自由”在国内争议频发之际,却被用作国际博弈的武器,其正当性引发广泛质疑。 不管怎么说,巴西是金砖成员,特朗普选择对巴西下手,一定有着深层的考虑!
关税战一败涂地的特朗普,终于“认怂”:14国集体硬刚,美国总统急了,竟用4个字哄
【8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