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空军买战斗机真是好眼光!先拒了歼-10CE,再签了土耳其“可汗”战斗机,又试韩国的KF-21战斗机。最近,印尼又跑到韩国去了,在韩国飞行员的陪同下,试驾了韩国自研的“第五代”战斗机KF-21。 印尼空军现有的F-16、苏-27等主力机型,从维护体系到弹药兼容性,几乎全是围绕西方标准构建的。 要是引进歼-10CE,不仅得新建一套独立的后勤保障系统,连飞行员培训都得重新来一遍,运维成本高得吓人。 更关键的是印尼这两年一直在跟法国谈“阵风”战斗机的采购,放出考虑歼-10CE的风声,说白了就是给法国人施压。 结果法国果然让步,不仅同意技术转让,还把订单从42架追加到66架,印尼这招“虚晃一枪”算是玩得漂亮。 再看土耳其的“可汗”战斗机,这款战机虽然顶着五代机的头衔,但实际性能有点尴尬——用的是F-16同款发动机,隐身设计也不够彻底,不过好歹有菱形机头、S型进气道这些五代机的设计语言,而且土耳其承诺把国产化率做到80%,还愿意转让技术,让印尼参与部分生产。 对印尼来说,这相当于用四代半的价格买到了五代机的潜力股。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在军工合作上一直挺慷慨,之前双方已经合作生产过坦克和无人机,这次“可汗”项目还包含技术共享,印尼说不定能借此摸到五代机研发的门槛。 至于韩国的KF-21,就更有意思了。这架自称五代机的家伙,连内置弹仓都没有,雷达反射面积比F-35大了整整一个数量级,说是四代半都有点勉强。 但韩国人聪明,给它装了以色列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英国的弹射座椅,还采用了五代机的设计语言,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印尼试驾KF-21,其实是在评估它作为多用途战机的可能性。 韩国人为了推销这款战机,甚至承诺未来会升级Block 2版本,增加对地攻击能力,这对印尼来说挺有吸引力——既能满足当下的防空需求,又能为未来的战术扩展留有余地。 不过印尼的算盘可不只打在性能上,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拒绝歼-10CE是为了避免过度依赖中国,而选择土耳其和韩国,则是在中美之外另寻合作伙伴,分散风险。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却跟俄罗斯走得近,韩国又是美国的盟友,印尼通过这两笔交易,既能保持与西方的关系,又能在大国博弈中增加自己的筹码。 经济上印尼也打得一手好算盘,“阵风”虽然单价高,但法国承诺帮忙建本地维修中心,部分武器还能联合生产,长期来看能省下不少维护费用。 土耳其的“可汗”虽然技术不如F-35,但价格便宜,还附带技术转让,印尼可以借此发展本土航空工业,甚至把生产线转包给东南亚其他国家,赚点外快。韩国的KF-21就更不用说了,韩国人为了打开市场,连分期付款和技术升级都敢承诺,印尼完全可以压价到四代半的水平再入手。 当然印尼也不是没风险,土耳其的“可汗”还在试飞阶段,技术成熟度存疑;韩国的KF-21虽然便宜,但关键技术还在美国人手里,万一哪天美国卡脖子,印尼就得抓瞎。 不过对印尼来说,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代价——毕竟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总得有点“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智慧。 说白了印尼空军的选择,表面上看是在挑战斗机,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国防体系。 通过与土耳其、韩国、法国等国的合作,印尼既能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又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 这种“脚踏多只船”的策略,虽然免不了被人说“墙头草”,但在弱肉强食的国际军贸市场上,或许正是生存下去的最佳选择。
很多人都发现了,印巴空战后,歼10CE反而更加不好卖了,虽然一战成名,但现在更多
【27评论】【42点赞】
Joe
印尼是出了钱一起研发的,没看到机身上棒子和印尼的过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