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和特朗普通话后,突然对中国态度大变,还提出4个无理要求。 7月9日是特朗普设定的对欧盟关税豁免到期日,外界高度关注欧盟究竟会作何反应。 就在这一节点临近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在7月6日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商讨推动新一轮贸易合作协议。虽然具体内容双方都未对外公开,但从冯德莱恩的表态中仍能窥见一些信号。 7月8日,冯德莱恩公开表示将亲赴下旬召开的中欧峰会,并将代表欧方对中方提出更为强硬的立场。她提出了四项要求,引发关注: 一是要求中国进一步放宽对欧洲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二是要求放松对稀土资源的出口限制; 三是要求停止对欧洲市场出口的低价商品和相关政府补贴; 四是要求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终止对俄罗斯的多方面支持。 这些要求被不少人认为毫无根据甚至颇为强硬。比如所谓欧洲企业在华发展受限,更多反映的是企业自身在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上的不足;而稀土出口问题,也只是中方在合理调配资源,却被欧方刻意曲解;至于“中国廉价商品”,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高度完备的产业链,非如欧方所称依赖政府补贴;俄乌冲突更属国家主权层面问题,中方坚持独立自主立场,也并未“助纣为虐”。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冯德莱恩此番强硬立场究竟反映的是个别政治势力的声音,还是在美方施压下的一种试探,目前尚不明确。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欧盟内部对她的立场并非一致。已有议员针对冯德莱恩提出不信任动议,并获得了74名议员的联署支持。这是过去十年里首次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发起此类动议,说明内部确实存在不同声音。 当然,根据程序规定,不信任动议要通过必须满足三分之二多数票和议员总数过半这两个门槛,目前看来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一动向也反映出欧盟在对华政策和对美关系上,未来势必会更加审慎和多元。
美欧密谈接近落地,冯德莱恩却突然对华连下四道“最后通牒”,不仅激怒中方,还引爆欧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