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支持且不放弃乌克兰,这真是铁了心要把俄乌这场混水趟完啊,7月8日马克龙去英国了并在会议上发言了,说:乌克兰的安危直接影响欧洲的安全稳定,最后表示欧洲人永远不会离开乌克兰,然后又把以后咋支持都大概捋了一遍,看出来了英、德、法都想借俄乌冲突自己当领头大哥。 法国这回是真下了血本,光是军事援助法国就砸了26亿多欧元,啥“西北风”防空系统、17套反坦克系统、18架幻影2000战机、100枚空对地导弹、250辆装甲车,装备清单拉出来能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东西直接帮乌克兰稳住了战场上的阵脚,尤其是防空和反坦克武器,让俄罗斯的装甲部队和空袭优势大打折扣,马克龙还在3月宣布再加20亿欧元的军援,从弹药到装甲车,啥都包圆了。 这不光是给乌克兰输血也是法国在欧洲亮肌肉,摆明了想在安全事务上当老大,毕竟乌克兰要是顶不住,俄罗斯的威胁可能直接伸到欧洲家门口,法国这是既讲道义也算盘打得精。 冲突刚开始时欧洲国家给乌克兰的援助大多是些轻武器,或者干脆清库存的旧装备,感觉就是应付差事,可2025年初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一减量,欧洲立马站出来填空。 据统计仅今年1月到4月,欧洲对乌克兰的军援就高达104亿欧元,人道和金融援助也有98亿欧元,北欧国家特别猛,四个月就新增了58亿欧元的援助,俄罗斯的威胁让欧洲睡不着觉,大家开始意识到光靠美国那把“保护伞”已经不保险,得自己硬起来。 2023年欧盟的军费开支占GDP的1.3%,2024年还在往上蹿,北约甚至喊话要把防空和导弹防御预算提个400%,这架势明显是被俄乌冲突刺激得开始“军备竞赛”了,欧洲国家现在是真把乌克兰的仗当自己的仗来打,支援力度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俄罗斯看着兵多将广但打得并不顺,分析说俄军进攻太依赖步兵和装甲部队,火力协调跟不上,推进得磕磕绊绊,而乌克兰靠着西方的装备和“防御在纵深”的战术,硬是顶住了压力,比如法国的防空系统和反坦克导弹,直接让俄军的空中和地面攻势吃瘪,损耗高得吓人。 乌克兰不光在军事上硬抗经济上也撑住了,2024年乌克兰军费占GDP的50%,其中30%是自己掏腰包,剩下靠西方援助,这种“战时动员”让乌克兰能咬牙坚持,而俄罗斯却被制裁和战场消耗拖得有点喘不过气,欧洲的持续输血,正把这场冲突往“消耗战”里拉。 法国、英国、德国都在这场冲突里找机会刷存在感,法国靠着高调的军援和外交活动,摆出一副“欧洲安全我来扛”的架势,马克龙这次去英国不光聊乌克兰,还顺带提了巴勒斯坦建国的事,明显想在国际舞台上秀全能。 英国也不甘示弱,通过跟法国的联合会议和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稳住了自己在欧洲安全圈的地位。 德国作为全球军费第四的国家,援助力度也在加大,还在北约内部推防务改革,这三家谁也不服谁都想借着俄乌冲突的机会,在未来的欧洲安全格局里多分一杯羹。 美国在北约的角色可能淡化,欧洲得自己站出来顶上,谁能在这次危机里拿出真本事,谁就更有底气在未来当“话事人”,法国、英国、德国的动作,既是帮乌克兰,也是给自己加筹码。 欧洲现在是真下定决心不放手乌克兰,从最初的敷衍应付到如今的军援、经济支持双管齐下,欧洲已经从“看戏”变成了“主角”,乌克兰的防线不仅是战场,也是欧洲安全的底线。 法国的26亿欧元军援、北欧的58亿欧元增援、英国的外交配合,都让乌克兰在战场上多了一份底气,俄罗斯这边呢,经济和战场的双重压力已经让它有点吃力。 欧洲的决心已经摆在明面上:乌克兰不能倒,欧洲的安全更不能赌,俄乌冲突的走向不仅关乎乌克兰的存亡,也在重塑整个欧洲的未来。
特朗普可能很快联合北约和欧洲,联手打败俄罗斯在过去的48小时里,华盛顿与
【19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