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大陆对台军工企业精准制裁,赖清德演习时收“噩耗” 就在台军“汉光41号”演习轰轰烈烈启动,大张旗鼓演练所谓“滩岸歼敌”、“城镇战”之际,赖清德当局却被一记重拳砸懵——大陆商务部果断出手,将8家关键的中国台湾地区军工企业纳入出口管制黑名单!刀锋所指,直指赖清德“以武谋独”的根基。 一、精准制裁:谁在名单上?为何是他们? 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重磅公告,依据《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以下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卫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明令:禁止向这8家企业出口两用物项,相关出口活动立即停止! 这绝非随机名单。深入剖析这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一个清晰的轮廓浮现——它们无一例外是台湾防务供应链的核心支柱,是“以武拒统”的硬推手,更是美国对台军售链条上的关键节点。 • 战机心脏:汉翔航空 台空军“经国号”、新型“勇鹰”高级教练机的“娘家”,更是美售台F-16战斗机维护升级的指定服务商,同时承担台军无人机研发重任。 • 导弹大脑:中山科学研究院 (简称“中科院”) 台军武器研发的“总设计师”,手握“天弓”防空导弹、“天剑”空空导弹、“雄风”反舰导弹、“雷霆2000”火箭炮等核心打击力量的技术命脉。 • 天空之眼:经纬航太、仲硕科技 均深耕无人机研发领域,为台军提供关键空中侦察与打击平台。 • 海上堡垒:“台湾三大造船厂”(国际造船、中信造船、龙德造船)几乎垄断了台海军舰艇建造:国际造船负责研发台海军主力潜艇“海鲲号”、两栖运输舰“玉山”号、补给舰“磐石”号;中信造船打造了台“海巡署”吨位最大的“宜兰舰”、“高雄舰”;龙德造船则是沱江级导弹巡逻舰的制造商。 • 单兵护甲:攻卫股份 专注研发军用防弹衣、战术头盔、盾牌、防爆装备及特勤专用防砍防割装备。 这些企业,表面涉及民用业务(如民机、商船),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军品,具有高度的军民两用性。这次制裁,瞄准的正是它们支撑台军火工业、为“谋独”提供物质基础的关键能力。 二、釜底抽薪:为何说这是致命一击? 商务部选择此刻出手,正值台军进行号称“史上最大”汉光演习(10天9夜,22000人参演,首次演练“纵深防御持久战”),意图炫耀武力、迎合美国“巷战拖美军”的提议。大陆此举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台独”气焰,释放的信号极其强硬: 1. “你们造武器的饭勺,在我们手里!” 表面上,这些台企风光无限,承接防务大单。但深究其供应链,对大陆关键原材料和技术的依赖令人震惊: * 汉翔航空制造先进发动机叶片,离不开大陆稀土材料。 * 经纬航太、仲硕科技的通信设备、无人机核心部件,很可能依赖大陆芯片制造和代工。 * 造船厂所需的高性能特种钢材、精密仪器,大陆也是重要潜在来源。 商务部的禁令,意味着卡断了它们稳定获取这些“工业命脉”的主渠道。这就像拔掉了引擎的供油管。 2. 绕道?此路不通! 有声音可能幻想“从第三方转购”。然而,大陆拥有全球领先的稀土出口追踪管控系统。想偷偷进口被禁的两用物项?没有“空子”可钻!等待这些台企的只有两种结果: * 稀土等关键原料断供,军工生产线濒临瘫痪。 * 被迫高价寻找替代品,导致成本飙升,产能受限,最终拖垮项目。 民进党当局和一些涉事企业匆忙宣称“影响有限”、“防务自主”,岛内舆论纷纷质问“怎么可能?” 专家一针见血:台湾军工产业链里,“大陆元素”比比皆是,“非红供应链”纯属虚言! 3. 明明白白告诉你:打击“台独”,我们动真格! 这次制裁绝不是孤立事件。它与近期大陆启用M503航线新衔接航路、多架民航机穿越金门上空、解放军31架次军机+7艘军舰绕台活动等一系列动作紧密联动,构成立体化的震慑组合拳。 核心信息清晰无误: 三、台独狡辩:苍白无力的逻辑陷阱 面对大陆正当反制,“台独”顽固分子王定宇跳出来诡辩,妄称“大陆此举证明台湾非中国一部分”。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逻辑错乱! 中国商务部依法对境内的实体(包括台湾地区相关企业)实施出口管制,恰恰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行使国家主权。就像地方政府可以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事务一样,中央政府更有权对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王定宇的狡辩不仅违背国际法理,更是无视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是“台独”挑衅在先,大陆反制合情合理合法! 大陆这次卡住8家核心台军工企业的“脖子”,时机精准(汉光演习中)、目标明确(支撑“以武谋独”的实体)、手段有效(切断关键供应链),是对赖清德当局推进“台独”路线的严厉警告和实质性反制。
台海这一局,赖清德想把火烧大,大陆则开始真动手了这边台军万人军演刚刚拉开,汉
【102评论】【1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