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17日凌晨,大雨冲刷着镇江韦岗的崎岖山路。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

紫藤绕风轩 2025-07-10 10:14:07

1938年6月17日凌晨,大雨冲刷着镇江韦岗的崎岖山路。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伏在赣船山与高骊山间的泥泞中,等待着一支日军车队的到来。 这位以枪法闻名的红军将领未曾料到,此战最让他心惊的不是日军的坦克大炮,而是普通士兵扣动扳机时那致命的精准。 话说江南沦陷半年,百万国军溃败的阴霾笼罩人心,当粟裕率四百余人的先遣队挺进苏南时,当地士绅叶文明曾直言,国军尚不能胜,新四军枪少人寡,如何抗敌? 粟裕只答,唯胜仗可证,于是他选中韦岗,镇句公路在此穿行于两山夹峙的险要弯道,每日数十辆日军车队往来如入无人之境。 6月17日晨,五辆日军车驶入死亡弯道。伏击信号未发,新兵沉不住气抢先开火。 虽然第一辆车水箱爆裂瘫痪,但是日军却迅捷跳车散入草丛,第二辆轿车翻进水沟,军官梅泽武四郎竟钻出车底刺伤搜索战士。 更致命的是后车日军,三十余人依托路基举枪还击,三八大盖的子弹如长眼般钉向山坡。新四军战士被压得抬不起头,有人中弹滚落泥潭。 粟裕举望远镜的手微微发颤,这些日军士兵据枪稳如磐石,卧射跪射切换行云流水,二百米外弹无虚发。 他自己本身就是全军闻名的神枪手,十岁持土铳猎野猪,井冈山时单手举枪二十分钟纹丝不动,可眼前普通日兵的射击素养竟让久经沙场的他脊背发凉。 这群鬼子的枪法准度都快赶上他了,不是这群鬼子这么勇的吗? 在半小时激战后,战场留下四辆焚毁的军车和十余具日军尸体。 战士们欢呼着收缴三八式步枪与日元钞票时,粟裕却盯着牺牲战友的遗体沉默不语。 撤退途中,十七辆日军卡车携坦克扑来,将韦岗村烧成焦土,若伏击再拖片刻,全军必将覆没于此。 等到回去复盘时真相浮出水面,原来日军新兵入伍需经半年严苛射击训练,每日举枪四小时,每月实弹消耗百余发,从呼吸节奏到扳机力度皆成肌肉记忆。 而新四军,战士多是摸锄头多于摸枪的农民,参军三月仅练过空枪瞄准。三八大盖本以精度著称,在生疏者手中却弹道飘忽,百米外难中敌身。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家产都叫慈禧败光了,送给这些个侵略者了,装备弹药比不上他们。 当天夜晚粟裕彻夜未眠,他忆起1927年南昌起义时,起义军用三粒子弹战术,冲锋前打两发,留一发追敌。缺弹年代的精打细算,此刻成了制约战斗力的枷锁。 当战报传至武汉,蒋介石发电嘉奖,陈毅赋诗脱手斩得小楼兰。粟裕却召集全军厉声道,勇气可嘉,枪法可耻!于是他立下铁规,练枪如玩命。 没有子弹?土法上阵,战士头顶烈日据枪两小时,枪管挂石头,手抖分毫加练半天,夜间点燃火柴插百米外,三枪打灭火苗才算合格。 粟裕亲自示范,铜钱置于枪管,举枪射击时铜钱落地即重罚。一次训练场巡查,见学员偷懒,他默然取铜钱放其枪管,连开三枪铜钱纹丝不动,羞得学员满面通红。 更狠的是绝境训练,他命部队急行军十里后立即投入射击考核,模拟战场疲惫状态,雨中蒙眼拆装枪械,练就黑暗中凭手感作战的本领。 有老兵抱怨,子弹金贵,何必糟蹋?粟裕拍案,今日糟蹋十发,明日沙场少流一桶血! 当经过严训百日之后,他们的蜕变惊人,在1939年奇袭浒墅关,新四军二百米外精准狙杀日军哨兵,夜袭虹桥机场时,神枪手点射击毁敌机油箱。 曾质疑的士绅叶文明再见粟裕时,捧着报纸感叹,今日方知,神兵乃苦练所铸! 正是这份狠劲贯穿粟裕军事生涯,淮海战役六十万大军调度如臂使指,官兵枪法准、战术精的根基,早在韦岗雨后那堂血染的射击课便已打下。 就是粟裕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得他在部队充分的展现了很强的军事领导能力。 他也在很多艰苦的环境当中,不仅带领部队保证完成任务,更好的保护了他们的安全。这就是粟裕为什么被称作是抗日战争时期军神的原因。 当福建舰的歼-35战机从电磁弹射器呼啸升空时,八十七年前韦岗山沟里的枪声仍在回响。 粟裕从三粒子弹的窘迫中练就百万雄师,用敌人最骄傲的枪法课,教会后人一个真理,尊严不在枪膛里装的弹药,而在扣动扳机的手指间流淌的血汗。 那场雨后伏击,点燃的不只是四辆军车,更是一个民族在弹道轨迹上重寻的尊严之路。 主要信源:(人民网——《粟裕生平及相关文章》)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陈练虎

陈练虎

1
2025-07-10 10:56

致敬英雄

猜你喜欢

紫藤绕风轩

紫藤绕风轩

紫藤绕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