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

红尘里面看 2025-07-10 10:05:41

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古国,后脚蒙古国六月份出口额就大幅度下降,煤炭多次流拍。据报道,2025年6月,蒙古国共出口产品与原材料总额为6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一朝误判,满盘皆输,是对蒙古国近日一系列举措的最好形容。 2025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就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日本天皇德仁应蒙古国邀请,进行了他对该国的首次访问。 这次访问的时间定在7月6日,而第二天就是卢沟桥事变88周年,这样的时间安排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而蒙古国对这次访问给予了极高的规格待遇,总统夫妇亲自到机场接机,不仅为天皇安排了国宴,还邀请他参加那达慕大会的开幕式。 更让人关注的是,德仁天皇此次访问的一项重要行程,是前往乌兰巴托的相关纪念场所祭奠。 这些纪念场所的背后有着不寻常的历史,在乌兰巴托南郊,2001年立起了一座纪念碑,蒙古国方面称是应日本政府的要求修建的,目的是纪念那些死在蒙古的日本人。 而在东郊,还有一个“日本公民纪念综合体”,这个纪念建筑的六成资金来自日本右翼团体,碑文刻意模糊了纪念对象的真实身份。 实际上,这些被纪念的人都是当年的关东军战俘,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后,关东军被击溃,大约1.4万名日本战俘被送到了蒙古,其中有1700多人没能活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近60万日军战俘被押送到苏联的战俘营,在那里,约6万至10万人因为疾病或者营养不良而死亡。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关东军战俘曾经在中国的东北犯下了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战俘当年在蒙古被迫参与建设的政府宫、国家图书馆等建筑,如今却成了蒙古国接待日本贵宾的地方。 毫无疑问,日蒙双方此举,触碰了我国的红线。 消息传回国内后,不少网友斥责日本天皇是在“拜鬼”。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心中疑惑,蒙古邀请日本“拜鬼”是哪般? 其实,日本和蒙古国之间有着各自的盘算,日本一直觊觎蒙古地下的稀土资源,据估计那里大约有120万吨稀土,日本希望通过获取这些资源,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为此,日本给了蒙古国不少好处,前前后后援助加起来有3700亿日元,还帮助修建了新的国际机场。 双方还签署了《稀土联合开发备忘录》,但实际上日本自身的稀土加工技术还没有突破,这样的合作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 此外,日本还承诺向蒙古国提供军事援助,将蒙古国列为“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对象国”,试图通过这些手段推行“历史修正主义”外交,重塑区域格局。 蒙古国方面则一直在推行“第三邻国”政策,想借助日本的投资和援助,在中俄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减少对中俄的依赖。 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比如日本排放核污水,蒙古国也表示理解,被认为过于迎合日本。 然而,蒙古国的这种做法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和后果,不少中国学者也认为,日本天皇的行为是对侵略历史的选择性记忆,忽视了日本在战争中对其他国家造成的深重伤害。 同时,作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的采购意愿明显降温,开始将目光转向澳大利亚和印尼的矿产资源。 这直接影响到了蒙古国的经济,2025年6月,蒙古国共出口产品与原材料总额为6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1%,煤炭作为蒙古国的经济命脉,生意也遭遇了滑铁卢。 其中,1.92万吨的动力煤在线上拍卖,结果全部流拍。 除此之外,在甘其毛都口岸,好几天都没有做成一笔煤炭生意,蒙古国的外汇收入一下子就缩水了一成半。 不得不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蒙古国的做法有些短视。 它所有的对外贸易通道都需要经过中国和俄罗斯,却停滞了中蒙铁路的扩建项目。 日本给予的那些援助,和蒙古国单月出口下跌的份额比起来,根本就不够填补窟窿。 蒙古国之所以不惜代价邀请日本天皇祭拜关东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第三邻国”政策的驱动。 蒙古国一直想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寻求所谓的“平衡”,试图通过与日本等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生存空间,减少对中俄的经济和政治依赖。 他们认为日本能够提供资金、技术和援助,帮助自己发展经济,实现战略上的自主。 但却忽略了历史正义以及与周边大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也低估了违背历史正义和损害与周边大国关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如今,蒙古国不得不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出口大跌,煤炭卖不出去,国家的外汇大幅减少,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这一事件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否则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0 阅读:59
红尘里面看

红尘里面看

红尘旧梦情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