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热度已经降了下来,而且流量高峰也过去了, 恰恰在这样的时刻,反而更容易接触到贴近事实的资讯。看看这一则新闻——7月9日,英国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以色列首次正式承认其多个军事设施和目标在6月份遭到了伊朗导弹的打击。报道称:“尽管袭击次数不多,相关设施仍维持运行。” 而早在7月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也曾指出,以色列因其严格的信息审查制度,隐瞒了其在“12日战争”中多个军事目标被伊朗导弹击中的情况。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卫星雷达对袭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伊朗发射的6枚弹道导弹命中了以色列北部、南部与中部的5处重要军事目标,包括国防部、摩萨德总部、奥夫达和内瓦蒂姆空军基地,以及关键的后勤仓储设施。 此外,报道还提到,在冲突的前五天,大多数导弹仍可被防空系统拦截,但到了第七天,成功突破防御的导弹比例上升至16%。据称,已有40多个关键基础设施遭受打击,包括海法港、海法炼油厂、本·古里安国际机场、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本·古里安大学、以色列国防部、拉斐尔总部、位于特拉维夫的核研究中心,以及基尔亚特加特的工业园区。 分析指出,造成如此多重要设施遭袭的原因,可能与以色列试图控制弹药消耗,以及伊朗导弹战术升级、使用更先进、更难拦截的武器系统有关。对于真正关注军事动态的网友来说,静待后续消息浮出水面,再加以梳理复盘,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观察方式。
惊天逆转!以色列陷入生死关头,犹太人竟盯上中国当“后花园”?当以色列总理内塔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