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体系被打残,伊军火速换装中械,中国导弹已经抵达伊朗? 伊朗终于想起中国?晚了 伊朗终于承认:靠自己修不回防空网了。 中东媒体曝出,德黑兰正通过石油易货的方式,引进中国的防空系统,用于重建在这轮冲突中被以色列打残的本土防空体系。甚至有伊朗官媒配合放出“红旗-9已抵达”之类的风声,调门之高、配合之整齐,一看就是事先排演过的。 可问题是,不管他们多急,中国真会这么快给?真会给吗? 以军一战打穿伊朗防空,遮羞布彻底扯没了 这轮冲突,从空军层面看,伊朗是被碾压式打击。 以色列空军派出F-35I深入伊朗纵深,摧毁了大量雷达阵地、S-300发射车、弹道导弹阵地,以及若干被严密保护的军事研究中心。更严重的是,一批核技术骨干和高级军官遭到精准定点清除。 以色列没炫技,是真动手了。而伊朗呢?整个过程没有击落一架战机,甚至没有形成像样的防区拒止能力。伊朗那套“国产化”的防空体系,在面对F-35和多波次饱和打击时,几乎形同虚设。 说白了,此前苦心维系的“自研神话”彻底崩了。 中械武器突然“香起来”,但真能来得这么快? 在被炸穿以后,伊朗媒体突然开始吹捧中国装备。红旗-9、红旗-22、鹰击导弹,统统开始“热搜”,甚至直接喊出“已接收红旗-9”这种话。 但稍微了解军贸运作的人都知道,这种级别的武器,从谈判、合同、审批、制造到配套雷达和训练体系,至少也得几个月,更别说现在还要绕开复杂的制裁机制。 更何况,中伊并非铁杆盟友,中方也从未承诺过“准盟友级别”的军援速度。伊朗真以为中方能像对待巴基斯坦一样,对他们火速开绿灯,那是把账算错了。 换句话说,这波“中械援伊”的风声,大概率是伊朗自导自演的信息战,目的不过是两点:对内稳军心,对外吓以美。 毕竟,让对手误判你的军力恢复速度,是战争常见伎俩。 伊朗如今回头找中国,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伊朗过去并不待见中国武器,这不是什么秘密。十几年来,伊朗更倾向于从俄罗斯引进装备,或者搞点“山寨国产化”。即便是C-802、B611这类被他们仿制的导弹,伊朗媒体也极少主动提及“源自中国”。 一个核心原因,是精英层长年迷信“自研神话”和“去中国化”。直到F-35打上门,防空系统像豆腐渣一样被掀翻,才终于有人醒悟:中国这几年搞出来的东西,可能真不是“山寨俄罗斯”。 印巴空战之后,巴铁的歼-10C、红旗-16打出名声,伊朗开始转变态度。但转态度是一回事,能不能换来中方的信任,是另一回事。 中国不是“谁被炸了就给谁送装备” 伊朗问题的核心,在于战略摇摆过大。 这国家几十年来一贯的外交操作就是:遇强则软,见利则趋。2015年伊核协议刚签,立马倒向欧洲市场,冷处理中俄。结果特朗普上台撕协议,转身又贴回来,喊着“战略伙伴”“一带一路东门”。说白了,只要对自己有利,伊朗从不管你是不是被当工具用。 最近这次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威胁,更是给中国敲了警钟。中国一半以上的石油进口要通过那条航道,伊朗要是真封海峡,受影响最大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日本、韩国这些依赖中东能源的国家。 所以,中方对伊朗最大的疑虑不是技术上的“能不能用”,而是政治上的“靠不靠谱”。 跟巴基斯坦那种全天候伙伴比,伊朗在战略互信上差得太远。中国对外军贸最看重三点:是否防御性使用、是否战略稳定、是否长线合作。伊朗,三条全踩雷。 武器能卖,但不能糊涂 中方不是不能向伊朗出售红旗系列,但要看时间点、看条件、看信任程度。尤其是像红旗-9这种能实质性提升一个国家防空能力的系统,交出去之前,必须掂量清楚:这玩意会不会哪天又被转送第三方?伊朗会不会再次“变脸”,像2016年那样突然削弱对中合作转而亲西方? 眼下,伊朗忙着放风“中方交付”,更多是情绪性操作。 真正的决定,不在德黑兰这边,在北京。
很多人都发现了,印巴空战后,歼10CE反而更加不好卖了,虽然一战成名,但现在更多
【27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