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湘当上四川省主席后,妻子周氏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想让他讨个才貌双全

天地菜男 2025-07-09 21:59:36

1935年,刘湘当上四川省主席后,妻子周氏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想让他讨个才貌双全的老婆,刘湘说啥也不同意。那天晚上,周氏找了一个漂亮女孩,把她和刘湘锁在一间房里,让“孤男寡女”的两人独处一室。[666] 1月20日,四川省主席刘湘在汉口万国医院病逝,终年50岁。消息传回成都后,夫人周玉书立即动身前往武汉。 这个被乡邻称作“周泼辣”的农村女子,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丧夫之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三年前,这位看似“泼辣”的妻子,却曾做过一件颇为反常的事情。 1909年,22岁的刘湘还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求学时,家里安排了这门亲事。新娘周玉书是邻村农家女,比刘湘大两岁,裹着小脚且不识字。按照当时的标准,这绝非什么“门当户对”的婚姻。 新婚当晚周玉书在婚鞋里垫了五双鞋垫,因为她担心丈夫会嫌弃自己脚小干活不利索。 随着刘湘从基层军官一路升至四川省主席,周玉书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的本色。她常穿着有补丁的衣裳,在督府后院亲自喂猪种菜。 有次外国领事夫人来访,周玉书直接端出泡菜待客,还说这是丈夫最爱吃的。 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在刘湘眼中却是珍贵的。他曾对部下说,正是妻子的勤俭持家,让他能够专心军务。 1935年,刚刚执掌四川军政大权的刘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务繁忙之余,周玉书开始为丈夫的“形象”担忧。 周玉书曾试图为丈夫介绍一位女学生,军阀纳妾本是常事,妻子主动安排更被视为“贤良”。刘湘坚决拒绝了妻子的安排,并强调与周玉书的患难之情不可替代。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50岁的刘湘是第一个通电全国请缨抗日的地方军政长官。此时他的胃病已经相当严重,经常吐血,但仍然坚持要率军出川。 周玉书曾跪求丈夫不要亲自出征,但刘湘回答说“四川人死也要面朝外”。 出川前夕,周玉书变卖了部分首饰,用于补充卫队装备,她对卫队官兵说,一定要保护好督军的安全。 刘湘率部出川后,很快就因旧病复发而卧床不起。1938年1月20日,这位抗日名将在汉口病逝。临终前,他嘱托部下,要与妻子合葬在故乡。 周玉书闻讯后的反应,虽然激烈,但也在情理之中。失去相伴近三十年的丈夫,这个农村出身的女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愤怒和悲伤。 如今在成都北郊的刘湘墓园里,人们仍能看到周玉书亲手题写的碑文:“夫君甫澄,生同衾,死同穴。”这八个字,道出了一对夫妻跨越阶层、门第的深情。 从1909年的包办婚姻,到1938年的生死离别,刘湘夫妇的故事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复杂面貌。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维护着婚姻的忠贞,这在当时确实不易。 周玉书的“让妾”举动,看似荒唐,实则体现了传统女性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智慧选择。而刘湘的拒绝,则显示了他对妻子情感的珍视,这种坚持在那个时代尤为可贵。 主要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国民党将领——“四川王”刘湘)

0 阅读:1
天地菜男

天地菜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