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被实锤“虚报参数”,雷达假得离谱、发动机像拖拉机,埃及高调退单还爆技术底

养狗的一天 2025-07-09 21:55:10

苏-35被实锤“虚报参数”,雷达假得离谱、发动机像拖拉机,埃及高调退单还爆技术底牌!2025年最新报告打脸俄罗斯军工,中东空军转向歼-10CE不再犹豫,俄制战机时代或彻底落幕! 2018年,埃及空军高调签下苏-35订单,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前后,签约金额高达20亿美元。这不仅是埃及空军装备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向,也是俄罗斯在中东扩大军工影响力的关键突破。 按原计划,2020年起交付,24架战机将在2022年前全部到位。结果,苏-35还没飞过金字塔,埃及就突然踩了刹车。 飞行员撤回,合同中止,违约金照付,过程干净利落,像是早就打定了主意。 当时外界多把原因归结于美国压力,称是《CAATSA法案》起了作用。美国人威胁说,只要敢买俄制战机,就扣下每年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这种施压方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是现在回头看,这只不过是导火索。真正的爆点,其实是苏-35自身的“短板清单”。 2025年7月初,埃及军方一位匿名高级军官出面,公布了一份此前从未曝光的《苏-35测试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像是一颗深水炸弹,直接掀翻了俄罗斯军工的脸面。报告中明确指出,埃及之所以终止采购,不是政治投机,而是因为苏-35的实际性能与宣传严重不符。 换句话说,苏-35是“参数漂亮、实战拉胯”的典型代表。 首先是雷达系统。苏-35搭载的“雪豹-E”雷达采用的是PESA技术,看起来探测距离能达到400公里,但一进复杂电磁环境就掉链子。 抗干扰能力几乎为零,目标识别全靠运气。埃及飞行员在模拟演训中发现,面对高隐身目标时识别率骤降,实战效能远逊于AESA雷达系统。 其次是发动机。AL-41F1S的推力虽然猛,但油耗高得吓人。航程缩水不说,红外特征像个灯塔,根本躲不掉现代红外制导导弹的追踪。 更别提维护麻烦、寿命短的问题。埃及的结论很简单:这款发动机不适合高强度部署,也不适合中东这种高温高尘的作战环境。 最致命的还是电子战系统。苏-35的“希比内”系统在纸面上看起来覆盖面不错,但一到实战演练就现了原形。 系统稳定性极差,反而成了暴露自身位置的信号源。埃及空军测试组在一次模拟对抗中,直接判定苏-35“必须依赖预警机才能勉强作战”,根本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这些技术缺陷,让埃及空军彻底死心。2020年,已有约10架苏-35完成生产并喷涂埃及涂装,但埃及拒绝接收。 这批战机最后被俄罗斯转卖给了伊朗。可问题是,买家心里也没底。当中东空军开始质疑苏-35的实战能力,这对俄罗斯来说绝对不是小事,而是信任危机的起点。 更尴尬的是,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军工产能已被战争拖垮,维护、升级、交付全线吃紧。 战机生产和交付陷入严重困难,但具体周期未公开。面对这种局面,埃及不再犹豫,转头就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方向:中国的歼-10CE。 2025年5月,“文明之鹰”联合演习期间,埃及空军首次在实战化演训中与歼-10CE接触。这一次,他们不再只是看展示,而是深度参与。 飞行员亲自上手,观察、对抗、模拟对接,重点考察电子对抗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结果出人意料。比起苏-35,歼-10CE就像是脱胎换骨的现代战机。 氮化镓AESA雷达,PL-15E超远程导弹,体系化作战能力,最重要的是,操作简单,维护便捷,成本只要F-16V的三分之二。 在2025年初的克什米尔空战中,巴基斯坦歼-10CE在预警机支持下创下6:0战绩。埃及当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更耐人寻味的是,歼-10CE没有政治附加条件。不像美制战机要附带使用限制,也不像俄制军备几乎全靠“友情”维系。 中国提供的是产品、服务,还有技术支持。对于像埃及这样的中东国家来说,这种“买断式”的军事合作模式反而更加安心。 现在回头看,埃及取消苏-35订单,不是一次孤立决定,而是中东军购格局的转折点。印尼、印度也都在2022年陆续取消了苏-35订单。 伊朗虽然嘴上说得响,但第一架苏-35至今未到货。俄罗斯的信誉已经岌岌可危,腐败丑闻频发、核心技术团队流失,它再也不是那个能靠军工吃遍全球的国家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战机出口却在飞速上升。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7%,沙特、阿联酋、伊朗等国都在评估歼-10CE甚至歼-35。 这不是偶然,而是全球对比后做出的选择。当所有人都开始质疑俄制战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时,中国战机的“替代路径”就已经明确了。 对于埃及来说,接下来的选择其实已经不算选择。他们会继续扩充“阵风”机队,同时于2025年2月正式签署40架歼-10CE采购协议。 一旦交付完成,将意味着中国战机正式进入非洲军事主力序列,而苏-35的失败也将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一次,俄罗斯输得彻底。而歼-10CE,正站在风口上。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养狗的一天

养狗的一天

喜欢狗狗的请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