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和丈夫去超市买了250斤大米,付完钱还没把大米拿出店外,店员就发现大米已经过期,提出更换。女子不愿意,以超市涉嫌销售有害食品为由要求十倍赔偿!两方争执不下,超市老板见状直接拿着铁锹就往女子和丈夫身上砸,导致夫妻俩双双住院。超市老板说,他们俩是职业打假人!
据媒体报道,2023年2月,家住重庆渝中区的李艳(化名)在某超市买了5袋大米,共花费625元。
没成想,在交钱时,工作人员发现这些米均已过了质保期,于是提醒女子,建议她换一下。
结果,李艳不答应,并要求超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她十倍赔偿,也就是6250元!
收银员听后表示无能无力,可女人咬死了不松口,并举着小票,表示这就是证据,就算是工商来了,她也有理。
无奈,工作人员只能等老板过来,请他来跟李艳沟通。
因为担心证据被超市抢走,李艳吩咐丈夫把这6袋大米装进自己的车子。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个气势汹汹的男子,看到李艳夫妇,抡起手中的铁锹就是一顿毒打,因为手无寸铁,两人被揍的鼻青脸肿,最后躺在了医院里。
很快,此事在当地传的沸沸扬扬,连电视台都惊动了。
然而,面对夫妻俩的索赔,超市却回绝了。
据男子说,李艳是职业打假人,先前已经多次来超市找事。他们这个群体专门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然后通过法律途径索赔以获取暴利!简直比吸血鬼还贪婪!
但对此,部分网友却站在了女人这边,他们觉得李艳没有错,如果超市守法经营,不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别说一个打假的,就是十个也没用。
伴随着争议,这件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一些人认为职业打假人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人质疑其动机和手段的合法性。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十倍赔偿,无论其是否为职业打假人。然而,如果打假人明知商品存在问题仍进行购买,其索赔行为可能不被法院支持。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此案,调查正在进行中。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职业打假人行为性质及其法律地位的讨论,同时也凸显了商家在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方面的责任。
近年来,网络上又兴起了一种名为“探店博主”的群体,有店主反映,不给好处,他们就各种颠倒黑白,营造舆论,带动自己的粉丝让店铺干不下去。
在我看来,这两个群体有极大的重合度。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