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65岁开国功臣刘基突感风寒。朱元璋命丞相胡惟庸携御医前往探视。一碗汤药

海冬谈文 2025-07-09 00:28:34

洪武八年,65岁开国功臣刘基突感风寒。朱元璋命丞相胡惟庸携御医前往探视。一碗汤药下肚后,谁也没想到会牵连3万人被杀! 服药后刘基腹中如“积拳石”,剧痛难忍。二月,他挣扎入宫面圣:“服御医药后,腹中若拳石,沉坠如毒噬。”朱元璋却只淡然安抚:“卿且宽心养病。”三月,病骨支离的刘基被遣送返乡。临终前他紧握次子刘璟的手:“胡惟庸在,遗表亦无用。待其败后,皇上必问汝,再密奏之!”四月十六日,这位“三分天下诸葛亮”含恨而终。五年后御医供状揭开真相——药中剧毒,竟是胡惟庸授意所为。 毒杀刘基的幕后黑手,此时正站在权力之巅。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经淮西集团领袖李善长举荐,从参知政事跃升右丞相,两年后独揽左丞相大权。他编织的权网迅速笼罩朝堂:借察举制安插亲信结成“淮西朋党”,排挤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扣押奏章擅决生死,甚至将占城国进贡使团隐匿数月,直到太监发现使者蜷缩宫门;徐达、汪广洋等重臣接连遭其构陷。当朱元璋试探问“刘基可为相否”,胡惟庸冷笑:“此迂儒,不足用。” 但龙椅上的朱元璋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洪武十一年(1378),他突令“奏事毋关白中书省”,所有奏章直呈御前。相权与君权的绞索骤然绷紧。 致命一击在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初二降临。御史中丞涂节突然告发胡惟庸“谋不轨”:毒杀刘基的铁证、勾结元朝残部及倭寇的密信、更令人胆寒的是西华门惊魂——胡惟庸谎称府邸涌出醴泉祥瑞,诱朱元璋驾临观赏。当御驾行至西华门,太监云奇突然扑倒拦驾,手指胡府方向嘶喊:“墙有伏兵!”锦衣卫破门搜查,果然在复壁中擒获数百甲士。 朱元璋的屠刀轰然落下。胡惟庸、陈宁、涂节三族尽诛,但这仅是血腥序幕。此后十年,“胡党”罪名如瘟疫蔓延:洪武十八年(1385)李善长之弟李存义被指同谋流放;洪武二十三年(1390)七十七岁的李善长遭家奴告发“知逆不报”,全家七十余口问斩。开国元勋的鲜血染红《昭示奸党录》——这份昭告天下的罪状书背后,是三万亡魂与二十三位公侯的覆灭。 朱元璋的利刃不仅斩向人头,更斩向千年制度。他顺势废除自秦而始的丞相制,六部直隶皇帝;设锦衣卫编织恐怖监察网;将大都督府拆为五军都督府,军权四分五裂。“自古三公论道,不闻设立丞相。”朱元璋在诏书中宣告,“自秦置相,不旋踵而亡!”皇权终成孤峰绝壁。 悬在历史迷雾中的,仍是刘基之死。朱元璋明知胡、刘水火不容,仍派胡惟庸携医探病;刘基申诉时不予追查;直到清算李善长前夕,才向刘璟痛陈“胡党毒杀”。当开国元勋在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中凋零殆尽,十万人头落地时,朱元璋或许未曾料到:他严防的权臣未现,二十二年后,燕王朱棣的兵马却踏破金川门——以藩王之身完成了他最恐惧的谋逆。 胡惟庸案的真正结局,写在南京明孝陵斑驳的神功圣德碑上。当朱元璋将相权彻底碾碎时,也碾碎了王朝的韧性。绝对皇权如同没有泄洪闸的巨坝,终将在子孙的削藩之刃前,迎来更惨烈的溃决。胡惟庸案 洪武大帝朱元璋 朱元璋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彭学慧forward

彭学慧forward

2
2025-07-09 18:57

自己借刀杀人,自己获得明君称号,同事也绞杀了两波势力

猜你喜欢

海冬谈文

海冬谈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