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想让美艳的楚夫人侍寝,但有所顾虑。伍子胥大笑:“大王,您还担心什么呢?整个楚国都是您的,楚王的妻子算个啥?您就全收了吧!”阖闾闻言大喜,当夜悉数将楚夫人和美貌的姬妾揽入怀中。 这场对话并非简单的君王情欲,而是柏举大捷后吴国决策层的一个关键判断点。阖闾的部队在名将孙武、仇楚深切的伍子胥谋划下,长途奔袭,联合唐、蔡,利用计策拖垮楚军主力,从东境一路向西,最终攻入了楚国心脏地带郢都。楚昭王的仓促北逃,宣告了南方这个传统强国的短暂崩塌。 郢都陷落,胜利的果实极大,也充满诱惑。楚宫深处的财富、礼器,乃至楚王留在宫中的眷属,都成为了征服者的战利品。其中,最为显眼的是楚昭王的继母,那位以美貌闻名的前代王后。阖闾自然有占有之心,这在当时战败国的处置中并非罕见。但他的迟疑在于尺度:将敌国地位尊崇的妇人纳入寝帐,是否会过度挑战诸侯间的行事准则,引来非议? 伍子胥的回答斩钉截铁,毫不掩饰个人立场与时代烙印。他是楚人,家族曾显赫一时,父兄却惨死于前任楚平王的清洗。家仇国恨交织,使得他对楚国的兴衰有着刻骨的体验。在他眼中,被征服的楚国已丧失一切尊严,胜者拥有对败者财产、人口的绝对处置权,包括那些曾高高在上的妇人。这不仅是一种占有,更是胜利者权威不容置疑的宣示。阖闾的顾虑被解释为不必要的软弱,与其新晋霸主的身份格格不入。 伍子胥的言论迎合了胜利下的膨胀心态。阖闾迅速打消顾虑,对这位身份特殊的妇人及一批宫眷实施了占有。这一行为在郢都城内的整体氛围下,只是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吴军在入城后的确放纵:大量财物被运走,象征宗族延续的宗庙被破坏。更严重的是,在强烈复仇心驱使下,伍子胥主导了对已逝楚平王陵墓的发掘,其用意在于检验遗骸,宣泄私恨。 吴军的这些举动,无论是对活着的宫眷所为,还是对于逝者的侵扰,都极大地践踏了楚人的情感和尊严。特别是针对王室核心成员的举动,其冲击力远超一般的战争劫掠。它在事实上宣告了对楚国宗法秩序和贵族尊严的彻底蔑视,这为吴军看似稳固的占领埋下了巨大隐患。 后果接踵而至。这些屈辱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楚国残余力量的复国意志。一位名叫申包胥的楚国大夫,是伍子胥的旧识,眼见国难深重,不顾险阻星夜北上至秦国都城雍邑。面对秦国朝堂,他以极其激烈的方式表达了乞师之意。史载其连续多日立于秦廷,哀泣不止,请求秦国发兵救楚。其展示的决心与楚国的危急状况触动了秦哀公。 秦哀公最终决定出兵。强大的秦国军队挥师南下,汇合正在集结的楚国各地抵抗力量。反观吴军,因远离本土作战数月,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占领区的抵抗也此起彼伏,士兵疲惫不堪。面对秦楚联军的反攻,吴军战力明显不济,被迫放弃辛苦夺取的郢都,向东撤回本国境内。 阖闾率军撤退时,那位特殊的妇人是否仍在郢都?她的具体结局史书语焉不详。但她的经历,以及伍子胥主导的一系列极端行为,成为了楚国复国战争中强有力的精神符号。阖闾的一夜占取,看似一时征服的顶点,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速了吴军霸权的瓦解。 吴军撤退后,楚国得以重返郢都,但国力损耗巨大,被迫将行政中心暂时北迁至鄀邑进行休整。吴国虽凭借此役震慑诸侯,却也消耗了精锐,更重要的是,其占领郢都期间因处置不当而暴露的内部问题及外部隐患并未消除。数年后,阖闾在试图惩罚崛起的邻国越国时意外受伤,最终身亡。其子夫差即位后虽一度击败越国,但最终被越王勾践所败,印证了吴国的强势未能持久。 阖闾在郢都的行动,特别是接纳伍子胥的建议,占据了象征意义重大的楚宫眷属,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超出了必要的军事处置范畴,彰显了无节制的征服欲望。其直接后果是加速促成了秦国的介入,使得吴国丧失了消化最大战果的机会。历史往往证明,对敌国的彻底处置,尤其是对核心象征物的触碰,其引发的反弹可能远超征服者的预期。阖闾与伍子胥在胜利巅峰的那一刻,没能预见那看似唾手可得的“奖赏”,最终如何反噬了他们的霸业之路。 主要信源: 《左传·定公四年》 《史记·吴太伯世家》 《史记·楚世家》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想让美艳的楚夫人侍寝,但有所顾虑。伍子胥大
肖龙奇闻
2025-07-08 22:45:00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