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国家都有个毛病,总觉得自己能跟中国一样牛。想当年,咱们验收南京长江大桥,直接

看尽趣事 2025-07-08 21:41:12

好多国家都有个毛病,总觉得自己能跟中国一样牛。想当年,咱们验收南京长江大桥,直接拉了118辆坦克上桥,结果几千吨重量碾过去,桥面愣是纹丝不动。捷克一看,中国能干我也能,他们还特意多加了两辆坦克,怕不够排面。结果坦克刚开到一半,桥面就咔咔裂了12条大口子。

南京长江大桥能经得起坦克压,靠的是真材实料和硬功夫。当年咱们建桥的时候,苏联专家撤走了,钢材也不够用,但咱们自己咬牙研发出 “16 锰” 桥梁钢,这种钢材就像骨头里加了钢筋,强度比普通钢材高得多。

桥墩更是下足了功夫,光基础就用了四种不同的技术,最深的沉井打到水下 54 米,相当于 20 层楼的高度,就像给大桥扎了根铁钉子,稳稳地钉在江底。

施工的时候,遇到洪水把桥墩冲得摇摇晃晃,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激流里加固钢缆,愣是把桥墩稳住了。这种实打实的努力,让大桥从里到外都透着股子硬朗劲儿。

再看看捷克的鲁斯尔赖大桥,表面上看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骨子里全是毛病。他们模仿咱们的测试方法,却没学到咱们的真本事。

设计的时候,可能连坦克的重量都没算清楚,施工的时候又偷工减料,该用粗钢筋的地方用了细的,该灌实心混凝土的地方掺了水。

更要命的是,他们根本没做过像样的测试,直接把 120 辆坦克开上桥,结果桥身承受不住,当场裂开大口子。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多了两辆坦克吗?至于差别这么大?其实问题不在坦克数量,而在桥的 “底子”。

南京长江大桥从设计到施工,每一步都精打细算,连坦克履带会不会磨坏桥面都想到了,提前铺上草垫子保护路面。

而捷克的桥,从设计到施工都是糊里糊涂,看着挺结实,一碰就散架。

这件事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踏实实打基础。建桥是这样,过日子也是这样。你看现在有些地方盖房子,为了省钱用劣质材料,结果房子没住几年就漏水裂缝,这和捷克的桥有啥区别?咱们老一辈人常说 “慢工出细活”,这话一点没错。

南京长江大桥用了 8 年时间才建成,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都经得起推敲,所以才能稳稳当当地站在长江上 50 多年,连万吨轮船从桥下过都不怕。

反观那些急功近利的工程,看着建得快,可质量根本不过关,最后反而得花更多钱返工,得不偿失。

说到底,建桥就像做人,得有股子 “硬气”。南京长江大桥的硬气,来自咱们中国人不服输的劲头,也来自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材料。

捷克的桥之所以塌了,不是因为他们没坦克,而是因为他们没把功夫下到根子上。现在咱们国家的高铁、大桥、高楼到处都是,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一代又一代人扎扎实实的努力。

那些总想着模仿咱们的国家,要是学不会这份踏实,就算把坦克全开上去,桥该塌还是得塌。这道理,放在哪儿都一样。

0 阅读:2877

评论列表

瑞佳橱柜

瑞佳橱柜

26
2025-07-09 14:53

现在的桥再试试,该塌一样塌,都是层层扒皮,最后豆腐渣!

尼莫 回复 07-09 20:09
你说得很对[哭笑不得]

大宋

大宋

16
2025-07-09 13:22

毛主席时代的建筑,真材实料!

沈君杰 回复 07-09 17:56
还免费

老张

老张

6
2025-07-09 21:52

俺家1979年买的锰钢材料永久13型28大杠自行车,八十年代初的国家银质奖产品,46年了还正常用。除了换内外胎、铃铛等耗材,只是偶然上点机油,整天放在车棚或楼道,一点问题都没有。锰钢自行车比普通28大杠车轻一些。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5
2025-07-09 21:37

南京长江这样想当然了,去南京看过的都知道他就是在长江上修房子啊,1栋1栋1栋房子很密集,那个桥墩密集的吓人 桥是结实了,下面的通航完全被锁死了

用户55xxx93 回复 07-09 22:14
1450

太难了

太难了

2
2025-07-09 22:25

好像是四川吧?一队武警官兵跑步过去桥塌了,说是共振引起的

用户18xxx36 回复 07-10 01:15
重庆

用户10xxx68

用户10xxx68

1
2025-07-09 21:04

那时到处都是曹阳群众,谁家敢顿顿吃肉,你想买身新衣服还得有布票。

看尽趣事

看尽趣事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