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坏了!”河南郑州,一16岁女孩到火锅店打暑假工,上班弯腰铲冰时,腰部露了一点出来,不料这一幕却被旁边一对异性顾客拍下并发到网上造黄谣,女孩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调查一天后揪出造谣者,让对方删除了视频并道歉! 女孩穿的是店里统一的工装,牛仔裤配短袖,再平常不过的打扮。就因为弯腰时露出巴掌大的一块腰腹,那对顾客就拿着手机偷偷拍下来,配文暗示“这家店有别的服务”。 视频发到网上,评论区很快就有了污言秽语。女孩看到时,脸唰地白了,攥着手机的手指都在抖,第二天说什么也不肯再去店里。 妈妈发现女儿躲在房间哭,追问了半天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拿着女儿的手机翻那条视频,气得浑身发抖。一个做母亲的,看着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孩子被这么糟践,心像被针扎一样。 她没多想,顺着视频里的线索一点点找,问遍了同时间段在店里吃饭的客人,又调了附近商铺的监控,硬是在一天里找到了那对顾客的联系方式。 见面的时候,对方还嘴硬,说“就拍了一下,至于这么较真吗”。妈妈把手机里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摔给他们看:“你们家没有女儿吗?要是有人这么说她,你们能乐意?” 或许是被问住了,或许是怕事情闹大,那对人才不情不愿地删了视频,对着女孩说了句“对不起”。可女孩眼里的光,好几天都没亮起来。 这件事让人心里堵得慌,也忍不住想:当一名女性被卷入黄谣和网络暴力的旋涡,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可能是像这个16岁女孩一样,明明没做错任何事,却要承受莫名的羞耻感。她只是想趁着暑假挣点零花钱,却平白无故被贴上肮脏的标签。 同学聚会时有人窃窃私语,亲戚打电话来旁敲侧击,那些没根据的猜测像蚊子一样嗡嗡叫,甩都甩不掉。走在路上总觉得有人在看自己,哪怕穿得再严实,也觉得背后有目光在扒拉。 还有个16岁正在上高一的女生,叫李红,不仅被同学开黄腔骚扰,在微信群里骂得很难听,还要逼着自己一条条收集证据。 一个高一学生,本该操心考试成绩,却要跑到法院问怎么起诉,要忍着恶心整理那些污秽的文字。 她爸爸还说“为什么别人不欺负别人”,这话像冰锥一样扎心。可她咬着牙挺过来了,拿到道歉和赔偿的那天,她在法院门口站了很久,风把眼泪吹干了,眼神却亮了。 还有成都那个叫白露的女生,只是接受了好心人的资助,就被传成“被包养”。老师在背后议论,父母用怀疑的眼神看她,她躲在被子里哭到喘不过气。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这叫“造黄谣”,只觉得全世界都在跟她作对。很多年后提起这件事,她还是会红眼眶,那些脏水泼过来的时候,好像连呼吸都带着罪。 更让人难受的是,造黄谣的人往往轻飘飘一句“开玩笑的”就想翻篇。就像郑州这对顾客,删了视频道个歉,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对女孩来说,那些话像墨水洒在白纸上,再怎么擦都留印子。这些事在他们眼里这是小事,却不知道能把一个女生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好在总有人不肯忍,李红第一次让县城的律师接到了诽谤案,白露后来当着老师的面要来了道歉。她们慢慢明白,低头不是办法,只会让那些人更肆无忌惮。 就像那位郑州女孩的妈妈,哪怕气得手发抖,也要为女儿讨个说法。 其实谁都怕麻烦,谁都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当黄谣砸过来的时候,退一步未必是海阔天空,可能是万丈深渊。 那些敢于站出来的女生,不是不怕,是知道怕也没用。她们拿起证据,走进法院,不是为了报复谁,只是想告诉所有人:我干干净净,你们别想脏了我。 现在女孩已经不去火锅店打工了,妈妈每天陪着她散步说话。那些不好的评论渐渐沉了下去,但妈妈说,要是女儿以后有一点不对劲,肯定还会追究到底。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面对黄谣,沉默是给伤害留余地,只有站出来,才能护住自己心里那片干净的地方。
“太坏了!”河南郑州,一16岁女孩到火锅店打暑假工,上班弯腰铲冰时,腰部露了一点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7-06 14:40: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