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会有点懵!原本以为自己在中东的地位能换来中国更多支持,结果发现,中国和沙特、阿联酋的生意红火,和伊朗的合作却始终平平淡淡。 2021年,中伊签了个长达25年、总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个双赢的局面:中国提供技术,伊朗拿资源,双方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可三年多过去,国际能源署2023年的数据显示,真正开始动工的油田、铁路等项目加起来投入连协议的5%都不到,只有不到200亿美元。 原因其实很简单,伊朗国内情况复杂,西方制裁一直压着,政策和法规像变脸一样,今天改这个明天改那个,合作起来风险太大。 更让人头疼的是,2015年伊核协议签了之后,伊朗竟然撕毁了跟中国企业签的14个大项目合同,涉及金额超过120亿美元,像德黑兰地铁延长线、伊斯法罕炼油厂这些本该顺利推进的工程,说废就废,项目烂尾成了家常便饭。 还有中伊那个25年的大合作计划,伊朗央行不肯公开外汇储备的具体情况,中国从伊朗买石油的钱,有30%竟然跑去买土耳其黄金和印度药品,恰巴哈尔港这个项目的定位五年内改了四次,中国企业投入的23亿元基本打了水漂。 这些问题不全是中国的锅,但问题是,中国跟沙特、阿联酋的合作却是另一幅景象,沙特2023年谈判红海港口项目时,主动提出用自己的公共投资基金承担40%的资本,双方按市场化原则分配收益,谈判到签约只用了14个月。 阿联酋更有诚信,2021年签数字经济合作备忘录后,阿布扎比投资局当年就投了20亿美元给中国新能源企业,还严格尊重协议,不干涉企业决策。 伊朗一直觉得自己是中东第一大国,理应其他国家帮着花钱支持它,自己就可以大方地提供资源,但现实是,国际合作跟做生意差不多,靠“老关系”想占便宜的,迟早被市场甩开。 你怎么看,伊朗还能靠老本打动中国吗?真正能吸引合作,靠的是靠谱的态度和诚意。 一个国家想要4000亿美元的协议变成现实,首先得把“无条件支持”的想法放一边,要学学沙特那种用原油产能抵押换投资的务实,也得像阿联酋那样,搞清楚项目审批流程,别总变来变去。 真金白银砸进来的合作伙伴,世界上多得是,伊朗如果不改改老套路,再多的钱也只是空中楼阁。 国际合作不是你想要我给就给的好事,谁都明白,只有踏踏实实做生意,才能赢得信任,打开局面。 人情和地位终归敌不过市场的秩序,谁能先拿出诚意,谁就能抓住未来。 毕竟,合作不是搭伙吃饭,而是拼命赚钱的生意场,你觉得伊朗还能翻身吗?他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合作真正落地?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中国与伊朗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涉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
伊朗这会有点懵!原本以为自己在中东的地位能换来中国更多支持,结果发现,中国和沙特
江卿曻
2025-07-06 12:12:09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