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王晶拍摄《鹿鼎记》时,有一场脚趾头塞进鼻孔的戏,周星驰说:“除非是李嘉欣本人的脚趾头,如果是替身的,我不演!”王晶拍着胸脯说:“你放心,不会让你吃亏。” 1992年,香港电影正处在黄金时期,各种类型片层出不穷。《鹿鼎记》是当年王晶的一大力作,集合了周星驰、李嘉欣等大牌明星,票房口碑双收。这部电影改编自金庸的同名小说,但王晶没走严肃路线,而是加足了喜剧元素,尤其是那场让人瞠目结舌的“脚趾插鼻孔”戏,直接成了整部片的高光时刻。这戏码的诞生,既是导演的脑洞大开,也是演员配合的结果,展现了那个年代香港电影的创意和活力。 这场戏的灵感完全出自王晶的即兴想法。他想让韦小宝这个角色更接地气、更搞笑,于是突发奇想,安排李嘉欣演的阿珂把脚趾塞进周星驰演的韦小宝鼻子里。这种荒诞设计在当时绝对是独一份,既能突出韦小宝的贱萌性格,又能让阿珂的高冷形象有点反差萌。不过,这个大胆提议刚提出来时,周星驰可没马上点头。他半开玩笑地说:“除非是李嘉欣本人的脚趾头,如果是替身的,我不演!”这话听着像调侃,但也透着他对戏份的认真劲儿。王晶一听,立马拍胸脯打包票:“你放心,绝对是她本人的,不会让你吃亏。”有了这保证,周星驰才松口答应。 这场戏能顺利拍下来,靠的是王晶和周星驰之间的默契。两人合作多年,早就培养出一种不用多说的信任感。周星驰知道王晶不会故意整他,王晶也明白周星驰肯配合是给面子。至于李嘉欣,她虽然是大美女,但在片场也没啥架子,愿意为戏牺牲形象。这种团队配合在当时香港电影圈很常见,大家都为了效果拼尽全力。结果,这场戏拍完后,不仅没让人觉得尴尬,反而成了整部电影最搞笑的亮点之一。 《鹿鼎记》1992年上映后,迅速席卷香港影坛,票房大卖,观众反响热烈。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加上王晶的奇思妙想,让这部片子成了当年最火的喜剧之一。那场“脚趾插鼻孔”的戏更是被观众反复提起,大家一边笑一边感慨:这也太敢拍了吧!这幕戏的成功,不光是因为它够荒诞,更因为它抓住了观众的笑点,成了香港喜剧史上的一段佳话。至今提起这部电影,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画面。 拍完《鹿鼎记》后,周星驰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在片中把韦小宝演得活灵活现,既贱兮兮又讨人喜欢,彻底奠定了“喜剧之王”的地位。后来他跟王晶又合作了《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等经典,慢慢从演员转型导演,拍出《少林足球》《功夫》这样的国际大片。他的成功离不开早期这些大胆尝试,像“脚趾插鼻孔”这种戏码,就是他喜剧风格的起点之一。 李嘉欣在《鹿鼎记》里演阿珂,靠着绝美外形和自然表演圈了不少粉。她愿意配合这场怪戏,也让人看到她敬业的一面。后来她还演了《堕落天使》《花样年华》等片,证明自己不只是“花瓶”。2008年,她嫁给商人许晋亨后淡出娱乐圈,但《鹿鼎记》里的表现依然是她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之一。 王晶在香港电影圈是个争议人物,有人说他商业味太重,有人夸他懂市场。《鹿鼎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场“脚趾插鼻孔”的戏充分展现了他的奇思妙想。他拍片效率高,点子多,之后还拍了《赌神II》《澳门风云》等片,影响力一直延续到内地市场。无论外界怎么评,他对香港电影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为啥这场戏能火几十年?首先,它够大胆,敢想敢拍;其次,周星驰和李嘉欣的搭配太有化学反应,一个贱萌一个高冷,效果翻倍;最后,王晶抓住了观众想看新鲜东西的心态。这幕戏不光是搞笑,还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电影人的拼劲和创意,难怪成了影迷心中的宝藏记忆。 1992年的《鹿鼎记》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那时候,电影圈不缺钱不缺人,导演敢玩,演员敢演,观众也乐意买账。像“脚趾插鼻孔”这种点子,现在可能觉得离谱,但在当时就是家常便饭。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正是香港电影能风靡一时的原因。可惜后来行业下滑,这种纯粹的乐趣越来越少了。
1992年,王晶拍摄《鹿鼎记》时,有一场脚趾头塞进鼻孔的戏,周星驰说:“除非是李
混沌于浮云
2025-07-05 21:35:33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