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

晶林看趣事为 2025-07-05 01:57:40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这两点都想错了!”

俄罗斯和伊朗的想法,其实挺好理解。俄罗斯自从冷战结束后,就一直憋着劲想重回“大国俱乐部”的VIP席位;伊朗呢,中东的“刺头”,被西方制裁得喘不过气来。这俩国家都觉得自己是抗击西方的“前线战士”,自然就觉得自己有点“不可替代”。他们琢磨着:只要我们跟西方对着干,中国肯定得靠我们来分散压力吧?于是,他们脑补了一出戏——自己稍微示弱,欧美就忙着对付中国,中国为了不被孤立,肯定得掏钱出力保他们。

这逻辑乍一看挺“聪明”,但仔细一想,漏洞百出。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筹码,也低估了中国的算盘。中国跟俄罗斯、伊朗的关系,确实不简单。比如中俄之间,能源合作搞得热火朝天,2024年两国贸易额突破了2448亿美元,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伊朗这边,中国也是它石油的大买家,2025年6月数据显示,伊朗对华石油出口通过第三方转口贸易日均达146-180万桶。但这不代表中国会傻乎乎地当“冤大头”。中国外交有个铁律:互利共赢。你想让我出力,可以,但得有回报。

举个例子,2014年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被西方制裁,经济一团糟,转头就找中国要援助。中国给了吗?给了,但不是白给。中俄签了长达30年的天然气合同,价格可不是“友情价”,而是经过硬碰硬谈判敲定的。中国帮你渡难关,但绝不会当“慈善家”。伊朗也一样。它以为靠着“反美”这面旗帜,就能让中国无条件站队。可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一直是劝和促谈,从没一头扎进伊朗的阵营。2025年3月,中俄伊三国在北京举行首次三方会谈,共同呼吁终止非法单边制裁,推动伊核问题政治解决,中国始终以中立立场促成对话。

俄罗斯和伊朗还幻想,只要自己“躺平”,欧美就会把注意力全转向中国,减轻他们的压力。这想法也太天真了。现实是,欧美对这俩国家的制裁从来没松过手。俄罗斯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开始,到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西方制裁一轮接一轮,冻结资产、踢出SWIFT支付系统,哪有半点“放水”的意思?伊朗更惨,2020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制裁加码,石油出口被掐得死死的。欧美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多线作战”的道理。遏制中国没错,但收拾俄罗斯和伊朗的账本也没放下。这俩国家以为“躺平”能转移矛盾,结果却是自己挨打更狠。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来不是“冲动型选手”。面对俄罗斯和伊朗的期待,中国冷静得很。跟俄罗斯合作,中国看重的是能源安全和地缘平衡;跟伊朗打交道,中国图的是中东的稳定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但这都是有底线的合作,不是无条件的“站队”。比如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想拉中国下水,公开场合多次cue中国“支持”。中国咋办的?外交部一再强调“中立立场”,既不跟西方率先支持俄罗斯,也不公开谴责西方。这不是“墙头草”,而是精打细算——既不得罪俄罗斯,也不给自己惹麻烦。

伊朗那边也差不多。2021年,中国和伊朗签了25年的合作协议,看起来挺唬人,但细看内容,大多是框架性的东西,没啥硬性承诺。中国占主导,伊朗想拿更多好处,得看自己能给啥回报。俄罗斯和伊朗的这种错觉,代价不小。他们以为自己是“棋手”,结果发现自己只是“棋子”。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越陷越深,经济被制裁拖垮,却没见中国跳出来当“救火队长”。伊朗呢,满心以为中国会帮它顶住美国压力,可到头来,还是得自己硬扛。

这俩国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国际政治里,没人会为了“道义”去牺牲自己的利益。中国跟他们的关系,是“生意伙伴”,不是“生死兄弟”。你想靠我,没问题,但别指望我替你扛雷。说白了,俄罗斯、伊朗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远没有表面上那么铁。中俄关系看着亲密,但俄罗斯心里清楚,中国崛起对它既是机会也是威胁。伊朗跟中国的合作,也是各取所需,没多少“革命友谊”。这三国凑一块,更像是“临时搭伙”,而不是铁板一块。

拿“一带一路”来说,中国在中东和欧亚的布局,俄罗斯和伊朗都想搭车。可中国心里有数,这俩国家自己都一堆麻烦,靠不住。中国更愿意跟稳定的国家做生意,比如沙特、阿联酋这些“有钱的主”,而不是把宝全押在俄罗斯和伊朗身上。俄罗斯和伊朗的错觉,给咱们一个大启发:国际政治不是过家家,想靠“道德绑架”拉盟友下水,门都没有。国家之间,利益是硬道理。你没筹码,就别指望别人为你拼命。

你认为国家间的合作应该以利益优先,还是道义优先?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晶林看趣事为

晶林看趣事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