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转岗”文化部长,洪森失算,中国态度亮明立场
2025年7月3日,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主持新内阁宣誓就职典礼,佩通坦以“文化部长”身份重返政坛,成为泰国“一周三总理”风波中的最大变数。就在一天前(7月2日),泰国宪法法院刚以7:2裁决暂停其总理职务——这场由“录音门”引发的政坛地震,最终演变为他信家族的政治突围战。
洪森的精准打击为何失效?
6月18日,一段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通话的录音曝光:她称洪森“叔叔”,并斥责泰国陆军将领“冒进”。洪森随即在柬泰边境召开4小时发布会,怒斥他信父女“叛国叛友”,甚至威胁动用远程武器。然而,泰国军方并未如洪森预料般群起攻之。佩通坦连夜向军方道歉,甚至亲自到边境向将领鞠躬致歉,成功稳住军心。更关键的是,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亲自批准其留任文化部长,王室态度已表明对他信家族的默许。
接替佩通坦的普坦被视为他信坚定盟友,内阁改组后,他信势力仍掌控泰国核心权力。洪森虽借边境冲突和“录音门”试图扳倒佩通坦,却低估了泰国军方与王室对政权稳定的底线考量。7月1日,他信本人因“冒犯国王罪”被调查,但泰国社会并未爆发大规模动荡,反而通过外交手段释放信号:中国高层对泰政局保持关注,外交部表态“希望泰国保持稳定”。
泰柬边境冲突虽造成1名柬士兵死亡,但两国均未升级对抗。泰国通过外交斡旋缓和局势,而中国明确表态“不干涉内政”,实则释放维稳信号。佩通坦“转岗”文化部长的结局,既是对洪森“政治清算”的反制,也暗示泰国政坛已形成新平衡:军方需与他信家族共存,王室则以“文化软实力”为他信留后路。
这场权力博弈背后,是东南亚国家对“稳定优先”的共识。泰国选择在动荡中守住底线,而洪森的“算计”终成空——他信家族仍在,中南半岛的棋局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