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今天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3日)再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坦言这场约一小时的通话“没有任何进展”;普京则重申,只有解决引发这场冲突的“根本原因”,他才会停止军事行动。普京多次批评“北约东扩”,不满西方支持乌克兰,警告北约应拒绝乌克兰加入。 特朗普上任后便开始推动俄乌战争停火,但近半年来几乎未见成效。面对普京不愿停火的立场,特朗普对他的态度跟先前相比也越来越强硬,5月还曾称他“彻底疯了”。 然而,美国本周宣布暂停向乌克兰运送一批武器。特朗普受访时说,美国尚未完全停止武器运输,但他指责前总统拜登向乌克兰提供了太多军援,可能削弱美国的防御能力,“拜登掏空了我们整个国家的资源来给他们武器,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自己有足够的资源。” 尽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此决定为“单一事件”,并不代表美国完全停止援助乌克兰或提供武器,但美国陆军欧洲司令退役将军霍奇斯(Ben Hodges)表示,“这是本届政府为了安抚俄罗斯而做出的选择,以牺牲乌克兰为代价。” 评几句:特朗普推动俄乌停火却成效寥寥,根源在于各方利益诉求大相径庭。普京反复强调的“北约东扩”以及西方对乌支持,切中了俄罗斯安全关切的要害。北约持续东扩,让俄罗斯感觉自身安全空间被严重挤压,这种威胁感使得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难以轻易松口。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不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就停火,相当于埋下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未来仍会面临安全危机 。 特朗普态度的转变,从积极促和到言辞强硬,背后有多重因素。一方面,停火目标迟迟无法实现,他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国内各方势力对其外交成果的质疑声不断。另一方面,美国国内不同政治派别、利益集团在俄乌冲突上的分歧,也让他的决策受到掣肘,立场不得不有所改变。 美国暂停对乌武器运输,这一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特朗普指责拜登过度军援削弱美国防御能力,反映出美国国内对于资源分配的争议。长期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援,消耗了美国的财力、物力和武器库存,部分人认为这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应该将资源更多地用于国内建设与自身防御。同时,这也可能是美国战略调整的信号,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审视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在美俄关系以及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寻找新的平衡点,以获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 美国国务院和霍奇斯将军截然不同的表态,也凸显出美国内部在对乌政策上的矛盾。国务院试图淡化这一事件影响,维持美国对乌支持的表面形象;而霍奇斯将军的言论则揭示出部分人对美国此举的担忧,认为这是以牺牲乌克兰利益来安抚俄罗斯,可能破坏美国在欧洲盟友中的信誉,也让乌克兰在冲突中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美俄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博弈仍在持续,未来局势充满变数。美国后续的对乌政策走向,俄罗斯的应对策略,以及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都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格局。
德国之声今天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3日)再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坦言这场约
彩虹云端使者
2025-07-04 12:1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