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穷游的,但是这么穷的还是第一次见!一位印度三哥来中国旅游,还没两天他就后悔了,原因是:5包装的方便面在中国竟然要50卢比,他觉得太贵了,觉得中国太没归属感了。 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一位印度小哥来中国穷游,结果两天就开始疯狂吐槽,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挺火。 这小哥是从越南入境广西东兴的,落地第一天就赶上大雨。 按说下雨找个酒店歇歇脚挺正常,但他偏不,直接在加油站旁边搭起了帐篷。 后来有人问他为啥不住酒店,他就念叨“花钱太多”,可转头又跟人说加油站环境“还行”,就是这雨下得他心烦,张嘴就来“东兴天气糟透了,讨厌下雨”。 咱就是说,穷游搭帐篷也没啥,但这抱怨的劲儿有点足啊。 第二天他饿了,在加油站买了包方便面。 重点来了,5包方便面花了5块钱人民币,换算成卢比大概50卢比。 他吃完第一反应不是“味道不错”,而是揪着价格不放,翻来覆去说“太贵了太贵了”。 可人家加油站还提供免费热水呢,这便利咋就看不见呢? 雨停了他更“秀”,直接打算从高速公路徒步走,被工作人员拦下后,他不光不理解“高速路上不让行人走,这其实全球都一样”的规则,反而嘟囔“中国高速有问题”。 工作人员跟他说可以坐公交或者打车,他又嫌费钱,扭头就去路边搭顺风车。你说这操作,搁谁看了不觉得迷惑? 要说这小哥经济条件,看着也不像特别拮据的。 他用的是iPhone手机,能跨国旅游去好几个国家,咋看都不像是差钱的主儿。 但他偏偏在消费上玩起了“双标”,愿意花50块钱给手机办张含5G流量的SIM卡,却因为3000卢比,折合人民币300元的火车票太贵,死活不肯坐火车去广州,非要等免费顺风车。 更绝的是他对方便面的吐槽。 5块钱5包的面,在国内妥妥的平价食品,搁超市里一抓一大把。 但他就觉得贵,还跟人念叨“中国物价没归属感”。 拿着苹果手机吐槽几块钱的方便面,这消费观念是不是有点跑偏了? 而且他后来还跟面馆老板商量,想在人家室外空地搭帐篷,主打一个“能省则省”,这操作跟他用苹果手机的画风咋看咋不搭。 这小哥的抱怨里,有不少明显是对中国规则不了解闹的笑话。 比如他办了手机卡之后,非要用VPN往YouTube上传视频,结果网速慢了就开始抱怨。 他不知道在中国,非正规渠道的网络服务本来就可能受限制,这事儿真不怪网速,是他自己没弄明白政策。 还有语言问题,他逮着机会就说中国英语普及率低,可现在手机翻译软件这么方便,稍微捣鼓一下也不至于沟通不了。 他倒好,直接把语言障碍当成了中国的“毛病”,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主动适应。 再说物价这事儿,5块钱5包面咋看都不算贵,他非拿自己的标准套,还说“除了中国哪儿都好”,这主观判断多少有点离谱了。 按这小哥的说法,他来中国才两天就后悔了,列了一堆“罪状”:英语不好、物价高、高速规则严、顺风车难搭,甚至直接说“中国不适合新手”。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这抱怨里好多都是对文化差异的误解。 就说高速不让行人走,这是全球通用的安全规则,咋到他这儿就成了中国的问题? 其实,出门旅游讲究个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规则和文化是最基本的。 穷游没问题,但不能一边用着苹果手机,一边吐槽几块钱的方便面,一边享受着免费热水和可能的善意,一边又把所有不满都归咎于这个国家。 真要觉得哪儿不合适,好好沟通或者调整行程都行,但上来就一顿猛吐槽,还带着偏见,这就有点没意思了。 现在这事儿在网上传得挺开,有人觉得他是真穷游遇到困难,也有人觉得他这抱怨有点“为了吐槽而吐槽”。 要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物价水平,出来玩要是带着太多主观偏见,那估计哪儿都玩不开心。 至于这位三哥最后能不能搭到免费顺风车去广州,还得看后续报道。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7月2日,《今日印度》发布了一则颇具火药味的消息:印度国防部准备启动一次“史上最
【18评论】【4点赞】
用户10xxx91
谁把这屎蛆放进来的?
玄和
驱逐出境!
舒墨
村里来了个傻子,大家看紧门户。
南来北往
那要是去美国不得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