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热潮涌动!2025年14家公司纳入版图,银行股成核心“战场”
2025年下半年伊始,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举牌动作便密集上演。7月2日晚间,江南水务一纸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利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10万股后,累计持股达4699.54万股,占总股本5.03%,正式触发举牌线。这一动态不仅折射出险资加速布局的决心,更标志着2025年险资举牌潮进入“快车道”——年内已有14家上市公司被举牌,举牌次数高达18次,距离2024年全年20次的纪录仅一步之遥。
公用事业成险资战略“压舱石”
从投资版图来看,公用事业领域正成为险资配置的重要方向。以利安人寿为例,此次增持江南水务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长期价值判断的精准落子。此前,该公司已持有江南水务4.91%股权,此次小幅加码即突破举牌线。公告显示,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且明确表示“基于自身配置需求及标的公司价值进行长期投资”,同时强调此次变动不涉及要约收购,也不会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江南水务早已是险资眼中的“香饽饽”。2024年5月,长城人寿首次举牌江南水务,持股比例达5.0001%;截至2025年3月末,其持股比例进一步攀升至6.38%。长城人寿的投资逻辑同样指向长期配置需求,与利安人寿形成“英雄所见略同”的投资共识。
事实上,长城人寿在公用事业赛道的布局堪称“激进”。6月16日,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440万股秦港股份H股,持股比例升至5.0005%;今年以来,更接连举牌中国水务、大唐新能源——2月20日增持中国水务200万股,持股达5.0235%;3月5日加码大唐新能源300万股,将持股比例推高至5.0043%。一系列动作彰显险资对公用事业板块现金流稳定、抗周期属性的深度认可。
银行股成举牌“主阵地”,H股受青睐
银行板块依旧是险资举牌的核心标的。港交所数据显示,6月17日平安人寿增持629.55万股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触及15%,触发香港市场举牌要求。这已是平安人寿2025年第三次举牌招行H股,其对优质银行股的长期看好可见一斑。
据统计,年内已有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5家银行被险资举牌,其中招行更是唯一一家获三次举牌的上市银行。平安人寿还两度举牌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成为银行股举牌潮的“主力军”。
银行股受宠背后,源于其契合险资配置特性: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使其股息率显著优于长期债券收益率;同时,估值波动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有效平滑险企业绩波动。而港股银行股因股息率更高、估值更具吸引力,成为险资举牌的“优先选项”。
随着新会计准则即将全面落地,险资举牌策略更具战略意义。当持股比例超20%或形成重大影响时,险企可将投资标的以权益法核算为长期股权投资,通过分摊被投企业净损益,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稳定,进一步降低净利润波动风险。这一规则变革,正驱动险资加速布局优质上市公司,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