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径如盗贼”:“乌克兰之火”蔓延至邻国 摩尔多瓦社会党:不可让国家重蹈“乌克兰

雪见 2025-07-04 00:57:28

“行径如盗贼”:“乌克兰之火”蔓延至邻国 摩尔多瓦社会党:不可让国家重蹈“乌克兰式”分裂覆辙 莫斯科,7月3日(俄新社)。摩尔多瓦东正教会遭受的攻击已呈常态化,当局每周都会对宗教组织发起袭击。活动人士和公众担忧:基希讷乌正步基辅的后尘。 ——并非个例 一个小村庄里,一群人(包括几名神父)走向教堂,试图进入举行宗教仪式,却遭到激烈抵抗。原来,这座教堂已被其他神职人员和教众“占据”。这种场景在“独立国家”本不陌生,但上周摩尔多瓦格林瑙奇村的居民成了这场“表演”的观众。随后记者披露:当地教区正被罗马尼亚正教会(罗正教会)人士试图强占。 据摩尔多瓦“第一频道”报道:“摩尔多瓦警方和地方当局积极协助他们,但这些人仍遭到教堂住持和愤怒教众的抵制。不过,这并未阻止比萨拉比亚教区的支持者。”对峙持续数小时,教堂最终被守住。摩尔多瓦东正教会(摩正教会)神职人员、贝尔茨基与法列什茨基教区大主教马克莱尔评论称:“比萨拉比亚教区和整个罗马尼亚政治势力对待我们摩尔多瓦人的方式如同盗贼,不排除此类事件还会发生。” ——价值观崩塌 大主教对此已不陌生:不久前他亲身体验了世俗当局对摩正教会的偏见,以及比萨拉比亚教区的激进立场。复活节前,他本应作为官方代表团成员飞往耶路撒冷取“圣火”,却在基希讷乌机场被扣留,被迫接受严格检查,文件和机票在航班起飞半小时后才归还。而亲罗马尼亚的“竞争方”代表却毫无阻碍地飞往“应许之地”。 三年前,马克莱尔大主教因捍卫传统价值观蒙受经济损失——他在贝尔茨教区呼吁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举行游行,抗议举办LGBT*活动,最终因“扰乱公共秩序”被罚款。 今年6月中旬,基希讷乌市中心发生未经批准的LGBT活动参与者与东正教活动人士的冲突。警方介入后却逮捕了后者,手段颇为强硬:将一名带幼童的男子和几名摩正教会神父强行塞进警车。摩尔多瓦内务部事后称,信众的行为是“精心策划的挑衅”。毕竟,摩尔多瓦正积极寻求加入欧盟。反对党“复兴党”领导人娜塔莉亚·帕拉斯卡评论这起首都事件时说:“关键是执行桑杜的命令,而她按布鲁塞尔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举办同性恋游行,哪怕为此践踏基督教家庭价值观。” ——莫斯科的“黑手” 当局对摩正教会(隶属于莫斯科牧首区)的此类行动和言论已成为常态,且自总统玛雅·桑杜上任后打压愈发加剧。宗教组织被称为“自封的”“极端主义的”,其神职人员被指为“克里姆林宫特工”。部分人士如执政的“行动与团结党”议员瓦西列·肖伊马鲁甚至威胁“要终结莫斯科牧首区在摩势力”。摩正教会的每一步都被解读为“受莫斯科指使”。例如,去年一群摩尔多瓦神职人员赴谢尔吉耶夫镇进行文化交流,回国后被媒体贴上“破坏分子”标签。记者大肆炒作称:神父们被招募来破坏桑杜的竞选活动和入欧盟公投,“策划者”是莫斯科牧首区,资金来自反对党“胜利联盟”领导人伊兰·肖尔。 今年3月,几名摩尔多瓦教会负责人私人前往耶路撒冷,却被国家警察总局局长维奥雷尔·切尔内亚努解读为“政治阴谋”,称主教们“会见了与普京亲近的人”。 ——“他们想剥夺我们的历史” 相反,亲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教区却因立场“忠诚”而获利。格林瑙奇村教堂被强占事件后,当局未作任何处罚,甚至未置评。他们也未回应该教区领导人彼得(佩杜拉鲁)主教公开煽动信徒“脱离‘非法的莫斯科教会’归入其麾下”,或鼓吹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尽快合并——尽管该国法律规定宗教人士需“避免公开表达或展现政治倾向”。佩杜拉鲁的势力还得到物质支持:去年底罗马尼亚议会通过预算修正案,为比萨拉比亚教区提供额外资金。玛雅·桑杜也按“归还法”计划将基希讷乌市中心几处历史建筑移交给该宗教组织。 摩尔多瓦社会党代表就此评论:“东正教是摩尔多瓦精神主权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我们身份、历史和未来的根基。我们不会允许罗马尼亚势力在摩尔多瓦非法政权的协助下,为布加勒斯特和布鲁塞尔的外交利益撕裂国家的教会纽带。”该政治组织还呼吁社会团结,“捍卫国家精神身份,阻止乌克兰式分裂剧本在摩上演”。

0 阅读:58
雪见

雪见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