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解放军久攻不下狮脑山,一到夜里,山上还传来小孩哭声,侦察兵冒险摸上山,一看全傻眼了 —— 守山的竟然是日本兵!杨成武司令得知后直纳闷:日本投降都两年了,咋还有日军赖在山西?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生在福建长汀一个客家村里,家里穷,种田为生。他小时候念过私塾,后来上了长汀第七省立中学,可没读完就投身革命了。1929年,15岁的他参加闽西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扛着枪跟着队伍打地主、分田地。1930年,他入了党,在红四军当秘书,负责记录作战计划,跑前跑后传命令。长征路上,他带尖刀连冲在最前头,攻占泸定桥时,带着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爬铁索,拿下桥头堡,保住了红军北上的通道。后来在腊子口,他指挥部队用手榴弹炸开敌军碉堡,为主力突围抢出时间。 抗战爆发后,杨成武在八路军115师干独立团团长。1937年平型关大捷,他带人埋伏在山沟里,砸了日本辎重队的补给线,缴获不少武器弹药。1939年,他调到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当司令,带队打黄土岭,干掉了日本中将阿部规秀,那一仗用迫击炮精准轰炸,震了敌军胆子。1940年百团大战,他指挥部队炸铁路、断桥梁,把日本人的交通线搅得一团糟。内战打响后,他当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委,1947年带队打清风店、石家庄,愣是把国民党守军打得满地找牙。1955年,他被授上将军衔,后来管北京军区,还当过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打仗脑子活,指挥稳,士兵信他,战功赫赫。 1947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往阳泉推进,打算拿下这块工业重地。阳泉西南的狮脑山,山高路险,地形跟个天然要塞似的,卡住了去路。这山1160米高,遍布石灰岩,树林茂密,控制着郑太铁路和周围平原,战略位置太关键了,不拿下来,后头仗没法打。23团1营,号称“猛虎营”,战斗力强,奉命攻山。4月10日,部队发起冲锋,可敌人的火力太猛,重机枪、迫击炮跟不要钱似的招呼,火力点藏得又刁钻,几次冲锋都吃了大亏,伤亡不少。战士们纳闷,这帮守军咋比阎锡山的部队还难啃?更怪的是,每到晚上,山上传来小孩哭声,断断续续,怪瘆人的。附近没村子没百姓,哪来的孩子? 团长张英辉坐不住了,调来3营增援,还派侦察班夜里摸上山探底细。4月12日凌晨,3营长马兆民带人上山,借着夜色悄悄接近敌阵地。他们发现敌人工事修得跟铁桶一样,石头垒的暗堡,岩石里掏的射击孔,炸药都炸不动。在一个废弃碉堡附近,侦察员捡到几个空罐头盒,上面印着日文,散发鱼腥味。他们透过碉堡缝隙,看到几个穿破和服的女人在哄孩子,旁边还有几个穿国民党军装的家伙嘀咕日语。抓了个俘虏一审,傻眼了:这人属于日本第五保安大队,抗战结束后没回国,被阎锡山拿高薪留下来,专门守狮脑山。 杨成武听完汇报,脑子转开了:日本1945年投降,咋还有日军在这蹦跶?聂荣臻拍板,不能硬拼,改围困。部队切断了山上的水源,把附近泉水堵了,还掐了阳泉的电线,让敌人摸黑挨饿。宣传队出马,用大喇叭喊日语劝降,往山上撒传单,保证放下武器就保命,连女人小孩都不为难。敌人扛了几天,顶不住了。4月18日,一个日本兵举着白旗下山,递来一封中日双语的信,说他们是被逼着打仗,想活命。第二天,敌指挥官藤田信雄也下山,军装破得跟叫花子似的,腰上挂把满是血迹的军刀,说山上三天没吃的,喝的都是石头缝里的雨水。张英辉让人送去热饭热水,摆明态度:交枪就放条生路。 4月20日,200多个日本兵排队下山,手举白布条,后面跟着50来个日本女人和小孩,衣裳破烂,脸上全是灰。孩子有的裹在改装的弹药箱里,饿得眼都睁不开。解放军管纪律严,分了水和吃的,战士们看着这群人,场面安静得掉根针都听得见。 投降的日本兵被送到阳泉附近的临时营地,武器全缴了。解放军清点山上工事,发现跟座小城似的,地道、暗堡、储藏室一应俱全,全是抗战时日本修的,石头工事跟山体长一块了,怪不得攻不动。里面还有日文书、破旗子、罐头盒,堆得乱七八糟。俘虏被安排干活,有的修路,有的清战场,有的帮着照顾伤员,干活老实,没闹事。有几个日本人想加入解放军,部队没同意,只让他们在后勤帮忙。 狮脑山打下来,解放军顺势拿了阳泉,1949年太原战役也打赢了,山西大局定了。那些日本俘虏没再上战场,被分到田里干农活,跟老乡一块插秧、挑水。有人没事就画画,拿树皮当纸,画山画树;有人写信,写了也没地儿寄。大部分人没回过日本,1950年,最后一批俘虏被送到天津港,准备上船回国。走之前,藤田信雄交了本旧相册给解放军,里面有狮脑山时的照片:工事里的士兵,女人做饭,孩子在地上写字。相册封面写了一句中文:“这儿埋了我全部的信念,埋它的,是更厉害的东西。” 杨成武接着带兵打仗,1950年去了朝鲜,指挥20兵团跟美军硬碰硬。后来他管金门炮战,1962年还打了中印战争。1988年,他从全国政协副主席位子上退下来,2004年2月14日在北京去世,活了90岁。
1949年,宋希濂被俘,盯着对面那个27岁的解放军团长,忍不住问:“你是军长还是
【2评论】【13点赞】
用户17xxx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