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菲南海争端较为激烈之时,菲律宾媒体常常频繁提到朝鲜战争时期的局部战斗——“玉通之战”(亦被称为“美罗洞战斗”)。 按照菲律宾方面的宣传,1951年4月,其第10营(大概900人)在朝鲜玉通山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阻击,以“24人阵亡”为代价“歼灭5万志愿军”,甚至称这场战斗是菲律宾的“立国之战”。 不过,这实际上是一种与历史事实严重相悖的说法,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罢了。中国官方的记载表明,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里仅用几个小时就歼灭菲军335人(包含3名俘虏),而且菲军实际伤亡远高于其自己所述,这场战斗也并未改变朝鲜战争的整体战局。 美军档案以及国际史学研究也未曾提及这场战斗所谓的“辉煌战果”,这表明它更多的是菲律宾对历史的夸张性重构。 在中菲南海争端中,菲律宾频繁炒作“玉通之战”,其本质是企图借助虚构的“历史胜利”构建民族叙事,从而服务于现实的政治目的。 首先,菲律宾作为一个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小国对抗强权”的神话来强化民族认同感,舒缓殖民创伤所带来的心理弱势。 其次,在南海争端里,菲律宾在军事和综合实力上与中国相差甚远,借助“玉通之战”虚构的“历史自信”能够为国内的好战势力提供舆论支持,塑造出“不怕中国”的强硬形象,吸引美国等外部势力介入。 此外,菲律宾的政客通过放大历史叙事,试图在南海话语权的争夺中抢占道德制高点,掩盖自身对岛屿主权主张缺乏历史依据的事实。 这种现象暴露出菲律宾部分群体对历史的歪曲认知。将一场规模不大、结果平常的遭遇战夸大为“史诗级胜利”,不但会误导民众,还可能引发战略误判。 在2023年美菲联合军演以及2024年黄岩岛对峙中,菲律宾军方甚至引用“玉通经验”来制定战术,这显示出历史虚幻对现实政策的不良影响。 菲律宾当局这种建立在虚构叙事之上的“自信”,其实是对历史的亵渎,无助于争端的解决,反而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中菲关系的稳定发展,仍然需要基于客观的历史认知与务实的对话。 #援朝战役# #援朝之战# #援朝# #南海##南海争端#
在中菲南海争端较为激烈之时,菲律宾媒体常常频繁提到朝鲜战争时期的局部战斗——“玉
幻想之花
2025-07-03 20:08: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