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8日,廖耀湘兵团十万余众被解放军全歼。大家问刘亚楼,新22师是

小史论过去 2025-07-03 11:31:55

1948年10月28日,廖耀湘兵团十万余众被解放军全歼。大家问刘亚楼,新22师是谁消灭的,刘亚楼说:“我也说不清是哪个纵队消灭的,反正是解放军消灭的!”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里一场硬仗,国民党军在东北的精锐部队被困在了锦州、沈阳一带。1948年9月,解放军下决心要把东北拿下来。当时国民党军觉得自己有几十万大军,又有美国支援的装备,底气挺足。可解放军这边不一样,他们靠的是战略眼光和群众基础。东北是工业重镇,谁占了这里,谁就拿到了解放战争的主动权。锦州是关键,丢了锦州,国民党军就得全线崩溃。战役打响前,气氛紧张得不得了。 10月初,解放军先拿下了锦州,这招可把国民党军吓得不轻。廖耀湘兵团是国民党的王牌,十万多人,坦克大炮啥都有,打算从辽西突围回沈阳。可解放军早看透了他们的心思,用了个“围点打援”的招数。先把锦州围住,断了后路,再集中兵力收拾援兵。10月26到28日,决战打响了。解放军几个纵队配合得天衣无缝,廖耀湘兵团想跑也跑不了,被打得七零八落。28号那天,十万多人基本全军覆没,廖耀湘自己也被俘了。这仗打得真叫一个痛快! 这场仗可不只是歼了个兵团那么简单。辽沈战役一结束,东北全境就落到了解放军手里,国民党军损失了47万精锐部队,再也没翻身的机会。东北解放后,解放军拿到了工业基地和粮食产区,后勤补给一下子强了起来。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鼓舞了全国的士气,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紧接着就打响了。可以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国民党军的败局从这儿就定了。 战后,大家伙儿都好奇,新22师这么厉害的部队,到底谁干掉的?刘亚楼却说:“我也说不清是哪个纵队消灭的,反正是解放军消灭的!”这话听着像推脱,其实不然。当时解放军好几个纵队一块儿作战,围歼廖耀湘兵团是个大团队的活儿。谁打的主力,谁捡的尾,谁也分不清。刘亚楼这回答不光谦虚,更透着解放军的集体主义精神。胜利不是哪个将领或者哪个部队的,是大家伙儿一块儿拼出来的。这种精神,比啥高科技武器都管用。 再说说背景,当时刘亚楼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指挥作战那是杠杠的。可他从不揽功,总是把荣誉归给集体。这话一出,既让战士们觉得暖心,也让大家明白了解放军的厉害之处——团结。国民党军那边呢,将领之间经常窝里斗,廖耀湘想突围,其他部队还不一定配合。两边一比,高下立判。 廖耀湘这人吧,在国民党军里算有点本事,抗日战争时还打过几场硬仗。可到了解放战争,他站错了队。兵团被歼那天,他带着部队想硬闯出去,结果撞上了解放军的铁板。不是他指挥不行,是解放军的战术太灵活,群众支持又太强。他输得挺惨,但也不奇怪,毕竟大势已去。 这场战役,解放军靠的不仅是兵力,还有老百姓的支持。东北的群众给部队送粮、带路,硬是把解放军当成了自家人。反观国民党军,早就没了民心,仗打到这份儿上,输是迟早的事儿。

0 阅读:138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