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该怎么做?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禁果效应”,说的是,简单地禁止一件事,反而会让这件事更具有吸引力,使人关注或行动。 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就越好奇,越关注,越行动,育儿同理。 孩子天然地具有强烈好奇心,当我们不明原因地禁止他做一件事情时,反而会让孩子,在无意识中不断强化这件事情。 一旦脱离管控,孩子便会沉迷其中,或者疯狂尝试,这就是:越禁止,越好奇,越要做!甚至狂刷几个小时。 所以,孩子玩手机游戏,不能一味的禁止,那样做也不好。 孩子说自己能管好玩手机的时间,父母该不该信并放手?是“信不放手”,还是“信放手”? 答案是:信不放手!在对待玩手机上,家长要相信孩子,但又不能放任不管。 相信孩子,是给孩子正面的肯定,是正向强化,有助于孩子建立起自尊自主性的自控能力,但信任不是放任,而是有边界的尊重。 考虑到孩子的自控力有限和认知能力不足,因此到了该监督的时候,家长要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去监督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通过渐进式放权+动态监督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北大学霸刘嘉森说:“你连游戏的瘾,你都控制不了,你还怎么控制你的人生?打游戏是我见过最没有出息的表现,你利用打游戏的时间,去多背几个单词,会要你的命吗? 你现在打游戏,考不上好大学,可能将来工资3000,你现在好好读书,可能将来工资3万,你为什么要做出如此愚蠢的选择呢?记住了,游戏什么时候都可以再打,但是你高考的机会只有一次。” 的确如此,读书的年龄,就该狠狠逼自己一把! 孩子,你总说“打完这局就学习”,结果一抬头天都黑了;你总嫌单词枯燥,却能在游戏里记清上百个英雄技能;你抱怨数学题难,却对游戏攻略里的复杂机制津津有味。 孩子,醒醒吧,你所谓的“放松”,不过是拿自己的前途给游戏公司垫脚! 01、游戏是虚拟的,但分数是实打实的。 你在游戏里熬夜上分,现实中成绩却疯狂掉段。中考、高考不会因为你是“王者”就给你加分,但会因为你少背一个公式让你跌出录取线。 那些你崇拜的游戏主播,背后是万里挑一的运气和资本运作,而你的人生,赌不起“万一”。 02、学习是苦,但生活的苦更致命。 现在你觉得每天刷题像坐牢,可将来呢?当你拿着3000块的工资,被房东催租、被老板骂哭时,游戏能替你交房租吗? 你队友不会帮你养家,但你现在多解一道题,未来就多一条选择的路。 985毕业的起薪,可能是你送外卖三年的收入,这才是现实世界的“装备差距”。 03、时间不会等你,但竞争会甩下你。 你想着“明天再努力”,可重点高中的名额不会等你,985的录取线年年涨。 你沉迷的这半年,足够别人刷完5000道题,而你只剩“后悔开黑到凌晨”的烂摊子。 希望你能明白:18岁前偷的懒,30岁后得跪着还! 孩子,放下手机吧!你握手机的每秒钟,都是捏碎自己未来的碎片! 孩子,游戏停服了还能重开,但青春只有一次,别等被社会毒打了才懂:读书时流的汗,比将来流的泪值钱得多! 【孩子已经沉迷于手机游戏,而父母不知道怎么办?如果你每天心力交瘁、崩溃,不如学习怎样用科学的知识以及教育理念,让孩子放下手机! 推荐这本《让孩子放下手机》,里面有具体的实操,有案例,有策略,有理论,拯救正在被手机毁掉的孩子们!】 让孩子放下手机 写给孩子的手机管理书 学习方法思维训练养成书
为什么有些家长一说话孩子就烦
【13点赞】
水深木浮
时代在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孩子你专注游戏,天天打游戏,专注力那么强,为什么不把专注力关注在知识上呢?学会知识,动手能力持续,什么事都快捷的。你想过没,游戏也会有低微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