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西班牙殖民者不准出口,偷运者会被处死,当时福建发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7-02 22:20:54

公元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西班牙殖民者不准出口,偷运者会被处死,当时福建发生大饥荒,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听闻十分焦急,花重金买了几根红薯藤,将其偷偷编进了回国货船的缆绳里。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想要把红薯给偷渡回来了,但是前两次的被发现了,只是陈振龙不甘心,这红薯实在是好东西,再加上他得知家乡正遇到灾情,饿殍遍野,就是搭上这条命,他也想把这能救命的粮食给运回去。 陈振龙是出生于福建长乐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的,他的运气不算好,家里不富裕不说,小的时候还曾经经历过旱灾水灾。 而无论是哪一种灾害,粮食都是重中之重,在灾荒年的时候,陈振龙也是狠狠体验了一把饿肚子的滋味。 而他也是亲眼看到了许多百姓,因为吃不起饭而被饿死,也实在饿的不行,选择去吃观音土的。 身体差的直接就死了,就算是身体好的,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病症死亡,体验过这种艰难时期的陈振龙也是从小就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和家人能够好过一些。 一开始他是想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只是他这一途虽说有些天赋,但却不算拔尖,在中了秀才之后,乡试就屡次不中。 他家里的条件也并不好,在多次都没有考中的情况下,他也就选择了放弃,转而选择经商。 那时候的陈振龙其实也没有想过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什么,只是希望经商能够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好过一些。 村子里也有其他人是在经商的,都是一个村的,在得知陈振龙想要经商,也是十分大方的就带着陈振龙了。 和人一起去了吕宋岛(现在的菲律宾),也是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种产量惊人的食物。 那里的人叫朱薯,不仅是地面上的藤蔓可以吃,地底下还有大个的果实,口感软糯香甜,让陈振龙一下子就爱上了。 而且这东西的饱腹感也很强,作为食物几乎是无可挑剔的,陈振龙在发现这种食物之后,就立即动了心思。 原先想着去做生意的,不过在注意到这种作物之后,他就一门心思的想要把朱薯给带回去了。 经历过灾情的陈振龙实在是太明白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了,如今发现了这样的宝贝,他怎么可就愿意就这么错过。 只要能把这种食物带回国内,他相信很快他的家乡就不用再因为食物的事情而发愁,也不用再担心饥荒了。 只是在经过了解之后才发现,想要把这东西带回去也是十分不易的,这种食物是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了吕宋岛,之所以带过来,也是因为他们征服了吕宋岛之后,想要解决人口生存问题。 但却是绝不允许朱薯再流到别的国家的,更是禁止出口这一食物,出海的时候也有人检查,只要被发现,就会受到教训。 但就算是这样,陈振龙也没有打消将朱薯带回国内的念头,他明白,如果不清楚朱薯的种植方式,就算把东西带回去了,也不知道该如何种植。 于是,陈振龙就选择在吕宋岛住了下来,一边向当地的居民请教朱薯的种植方式,一边思索如何将朱薯给带回去。 种植技术好学,只是带回去却实在是困难,第一次的时候,他把朱薯藤用厚衣服给包了起来,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蒙混过关。 谁知道检查的人过于仔细,直接就把东西找了出来,好在因为陈振龙是第一次这么干,倒也没把他怎么样。 第二次,则是偷来了几根朱薯藤,把他们编成了篮子,这一次更惨,还没到海关就被抓到了,更是差一点就要被送入大牢。 而陈振龙也是越挫越勇的,两次不成,又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薯藤缠在麻绳上,然后抹上了黄泥巴来掩盖藤条,也是这一次,终于是成功通过了海关。 在过了海关之后,他就将好不容易运出来的藤条养护起来,回到家乡就立即让家人种了起来,在实验成功之后,他就把这朱薯推广给了村民,并且上报。 也是在那之后,朱薯就推广开来了,而随着红薯的推广,也确实是大大缓解了粮食不足的情况,朱薯也逐渐被改名成为了红薯,陈振龙这个名字也被人记住了,更是被称为“红薯之父”的存在。 信息来源:历史与番薯同飘香 澎湃新闻

0 阅读:54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