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在日本生活有多爽,二战之后日本的天皇就像他儿子一样。麦克阿瑟这个人,在战争史上绝对是风云人物。他在一、二战时期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将领,还是当时极少数的陆军五星上将之一。 麦克阿瑟那张脸,哪怕在今天看老照片都带着一种“谁不服就收拾谁”的霸气。他叼着大烟斗站在东京街头,身后跟着一群戴着墨镜的随从,活像黑帮大片里的教父。有个日本老人回忆,当时东京街头贴着他的巨幅海报,海报上的麦克阿瑟穿着军装,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人心。"他就像神一样坐在总司令部里,"一位当时给美军打扫卫生的日本少女后来说,"我们连靠近他的勇气都没有。" 他住的地方叫“占领军总部”,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段。这栋楼内部装潢极尽奢华,从威尼斯吊灯到波斯地毯,全是从日本皇室和财阀手里“借用”的。有个美国记者在总部外蹲守了三天,最后在《纽约时报》上写:“将军的洗手间比日本首相的卧室还宽敞。”更绝的是他的厨房,每天夜里都有东京最有名的寿司师傅偷偷溜进去工作——因为麦克阿瑟爱吃寿司,但又觉得日本本土寿司“不够卫生”,于是要求所有食材都得先由美军检疫。 但老麦的爽不是普通的爽,他活得像个另类的“殖民总督”。日本战败后,很多日本人都以为天皇要被送上断头台。结果呢,麦克阿瑟居然让天皇保住了皇位,还把他变成了“和平天皇”。日本皇室对外宣称,天皇去见麦克阿瑟时穿的那件黑西服,是他最正式的礼服。但有个美国随军摄影师拍到的画面却很微妙:天皇个头只到麦克阿瑟肩膀,俩人站在一起时,天皇的手紧张地揪着帽檐,而麦克阿瑟则双手叉腰,像在审视自己的猎物。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场权力的游戏。麦克阿瑟后来在回忆录里承认,保全天皇是他最大的政治赌注。他说天皇是日本的“粘合剂”,如果把天皇推翻,日本就会变成第二个德国,到处都是复仇的纳粹余党。但很多人并不买账,因为这个决定直接导致战后日本皇室依然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而普通日本民众则在美军占领下连米饭都吃不上。 更离谱的是他的“文化改造计划”。老麦觉得日本是个“军国主义的温床”,所以要求日本修改宪法,把“放弃战争”写进宪法第九条。这就像给一个爱打架的孩子强行套上紧箍咒。问题是,他一边让日本放弃战争,一边又在日本建立了美军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有个日本历史学家算过一笔账:美军占领日本的头五年,光是驻军开销就相当于日本战前五年的国家预算总和。 他离开日本的时候确实挺煽情的。有几十万东京市民夹道欢送,据说连出租车司机都自发停业来送他。但后来曝光的警方报告显示,这场“自发欢送”其实是个精心策划的戏码。美军给东京的警察局下了指令,要求他们“确保送行场面热烈”。而那些举着“感谢将军”的牌子的群众,很多都是被企业主威胁“不参加就解雇”的工人。 麦克阿瑟的“爽”其实建立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之上。他既想做日本的拯救者,又想当它的主宰者;既想摧毁日本的军国主义,又舍不得摧毁日本的权力结构。他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却试图同时走向两个方向。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后来在《金阁寺》里写过一句话:“我们这些被占领的人,连悲伤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这或许才是那个时代日本人的真实心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就是现在日本反战的真面目,日本媒体报道广岛幸存者的回忆,1937年对中国开战的
【130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