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印太四国,也就是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外长齐聚美国华盛顿,召开了

瑶光沐蕙芷 2025-07-02 20:06:36

7月1日,印太四国,也就是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外长齐聚美国华盛顿,召开了新一轮的印太四国(QUAD)外长会。表面上看展现出了团结,实际上却是“心思各异”,各怀鬼胎,合作根基早已千疮百孔。 这种貌合神离的局面,与特朗普政府推行的 “美国优先” 政策密切相关,尤其是其对盟友毫不留情的关税打击,让这个原本就缺乏实质凝聚力的机制更显鸡肋。 特朗普自 2025 年初再次执政以来,延续了其单边主义风格,将关税作为施压工具。 他在 4 月推出的 “对等关税” 政策中,对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分别征收 24%、26% 和 10% 的关税,涉及钢铁、汽车、农产品等关键领域。 日本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2024 年对美汽车出口额超过 6 万亿日元,特朗普的 25% 汽车关税直接导致丰田、本田等企业利润大幅缩水,股市震荡。 澳大利亚虽然税率较低,但作为资源出口国,其矿产和农产品对美出口也受到冲击,总理阿尔巴尼斯直言这是 “非朋友行为”。 印度则因关税问题与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僵持不下,双方在数字服务税、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领域矛盾尖锐。 这些关税措施让三国深刻感受到,即便身处印太四国框架内,也难以逃脱美国的经济霸凌。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对多边机制的轻视态度,让机制的战略价值大打折扣。 他一贯认为多边合作效率低下,更倾向于双边谈判。例如,他曾多次公开质疑北约的价值,甚至威胁退出七国集团。 四国在印太四国中的战略诉求差异巨大,进一步加剧了合作的脆弱性。 美国将印太四国视为遏制中国的工具,试图通过强化军事和经济合作构建对华包围圈,但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各有盘算。 日本虽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经济上受关税冲击严重,对美信任度下降。 印度作为不结盟国家,始终保持战略自主,不愿完全沦为美国的 “棋子”,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与美日澳明显不同,导致联合声明措辞谨慎。 澳大利亚则在安全与经济之间摇摆,既想借助美国提升地区影响力,又担心过度卷入对华对抗会损害自身经济利益。 这种战略错位使得印太四国在关键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例如在南海问题上,印度拒绝直接点名中国,日本则因自身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而态度暧昧。 联合声明中虽提到 “自由开放的印太”,但缺乏具体行动方案,被批评为 “空洞的口号”。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外长会召开之际,四国海岸警卫队在帕劳至关岛海域举行联合巡逻,表面上是维护海上安全,实则是美国主导的 “威慑性展示”,其他国家仅派员参与,缺乏实质性合作。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