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

文山聊武器 2025-07-02 19:31:52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副站长杨若琛,说:“谁再敢告黑状,这就是他的下场。” 1938年6月,武汉正处于抗战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内部却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内斗大戏。钱大钧,时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是蒋介石的老部下,资历深厚,为人硬派,脾气火爆。杨若琛则是军统湖北站副站长,戴笠的得力手下,在特务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而这场枪杀案的导火索,来自一次看似平常的“告状”。 事情得从武汉空战说起。当时,钱大钧负责指挥空军对抗日军轰炸机。武汉老百姓冒着危险上街为飞行员加油,场面感人。钱大钧看在眼里,心生一计:让空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武汉上空盘旋一圈,给军民鼓鼓劲儿。这本是个提振士气的小动作,却被戴笠抓住了把柄。他指使杨若琛写报告,硬说钱大钧这是故意干扰作战,甚至给日军空袭争取时间。这份报告直达蒋介石案头,钱大钧被叫去问话。 钱大钧倒也不慌,向蒋介石解释得很清楚:如果日机突然来袭,空军肯定立刻迎战;如果提前侦测到,时间宽裕,才会盘旋一下,为的是让老百姓看看空军的威风,增强信心。蒋介石对武汉空战的战果挺满意,听完也就没多追究。可钱大钧事后一打听,得知是戴笠和杨若琛在背后搞鬼,火气蹭蹭往上冒。他带着几个卫兵,直闯湖北站,当众毙了杨若琛,还放了狠话。这事儿干得太猛,连戴笠都没敢立刻反击,只担心钱大钧这“瘟神”找上门来。 要搞清这件事,得挖一挖钱大钧和戴笠的旧账。这俩人的梁子,早在“西安事变”就结下了。1936年,蒋介石被张学良扣押,钱大钧时任侍从室一处主任兼侍卫长,本该负责安全,却没防住事变。事发时,他出去查看情况,被流弹打穿胸口,差点没命。蒋介石逃跑时没见着他,心里早就不爽。事后,戴笠趁机向蒋介石打小报告,说钱大钧事先没准备、事中瞎慌张、事后还跟东北军眉来眼去,形迹可疑。 戴笠这话也不是全凭空捏造。早年张学良在武汉行营当主任时,钱大钧是参谋长,俩人关系处得不错。到了西安,钱大钧还常跟东北军将领叙旧。事变后,他受伤被东北军送去医院,张学良还带人探望。这事儿在多疑的蒋介石眼里,难免有点刺眼。戴笠想借机把钱大钧搞下去,可他算盘打得太早了。钱大钧也不是吃素的,找蒋介石解释时,直接亮出胸口的枪伤,还拿来中枪时的血衣,说自己要是真参与事变,还能差点被打死?蒋介石一看,气消了大半。 不过,戴笠的小动作也不是没效果。蒋介石虽没治钱大钧的罪,但对他能力起了疑心,撤了他侍卫长的职务。从那以后,钱大钧跟戴笠算是彻底翻脸,仇恨埋得深得很。 到了1938年,国民党特务系统大调整,军统从中统里分出来,戴笠主持大局。蒋介石为了平衡势力,本想让侍从室一处主任兼军统局长。钱大钧眼巴巴等着这机会收拾戴笠,结果蒋介石却把他调去航空委员会当主任,实权还不如宋美龄这个秘书长。这调职对钱大钧来说就是降级,他憋了一肚子火。后来听说,戴笠曾跟蒋介石哭诉,说钱大钧要是当军统局长,他只能辞职。蒋介石为了安抚戴笠,才把钱大钧挪走。这事儿让钱大钧更恨戴笠,觉得自己处处被挤兑。 杨若琛的“告状”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钱大钧忍无可忍,索性拿杨若琛开刀。他这人性格直,办事狠,杀了人也没啥大后果,表面上看似不了了之。可一年后,他因“空军经费问题”被蒋介石查办,直接跌进低谷,后来靠何应钦帮忙才爬起来,去军政部当了次长。 钱大钧失势这几年,戴笠的军统势力膨胀得厉害,几乎尾大不掉。到了1945年初,蒋介石重新启用钱大钧,让他回侍从室当一处主任,顺带兼军统局长,明显是想压一压戴笠。可那时的军统已不是当年模样,钱大钧想管住它,难度不小。抗战胜利后,他调去上海当市长,还兼了淞沪警备总司令,期间限制军统发展,让戴笠很头疼。蒋介石甚至还拉他进“五人小组”对付戴笠。直到戴笠飞机失事死了,这场恩怨才算画上句号。 杨若琛的死,说白了就是个牺牲品。他不过是戴笠手里的棋子,偏偏撞上了钱大钧的枪口。这事儿反映出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多乱,大家为了权力你踩我我踩你,根本顾不上抗战大局。钱大钧杀人不眨眼,戴笠阴险算计,蒋介石左右平衡,谁也不是啥好鸟。杨若琛死的窝囊,却也给后人留了个教训:站队要看准,风头别太盛。

0 阅读:33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