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病逝。在京皇子知道后,立即赶至病榻前。康熙帝朱批:“将妈妈(遗体)存放七日后,再洗身穿衣。因朕(本月)十五才能抵京,故再存放七日,俟朕到家后再定夺。”允祹请求“百天之内供献饭食,三七念经”。得到允准。这说明,康熙也想再看一眼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终年不浴。每年只有在除夕才会用少量的水洗一下澡。
可见,终年不洗澡和苏麻喇姑的信仰有关系。苏麻喇姑是蒙古游牧民族,蒙古草原常年干旱缺水,根本没有多余的水浪费。
而苏麻喇姑晚年吃斋念佛,笃信佛教,在她的信仰里,每年除夕洗澡以后,将水澄清,盛出一碗,一饮而尽,是为了敬神消灾,实际上是出身蒙古游牧民族的她对水的敬重。
后来苏麻喇姑进入紫禁城之后,虽然不缺水了,但是多年的生活方式早已在骨子里根深蒂固。在者久居宫廷,也不劳作,衣服有香薰,就算长时间不洗澡也并不会有奇怪的味道。
苏麻喇姑一生未嫁,在孝庄太后去世后,苏麻喇姑又在皇宫中度过了18个春秋,一直到康熙四十四年才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