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够倒霉的!云南昭通,一女子凌晨起来上厕所,可没想到,刚从房间里出来,恰好踩到一

爱语直抒 2025-07-02 17:09:11

真够倒霉的!云南昭通,一女子凌晨起来上厕所,可没想到,刚从房间里出来,恰好踩到一条毒蛇,结果就被它给咬到脚踝,才过去10分钟,她的牙龈就往外冒血,去医院的路上,还多次口吐鲜血,情况危急,所幸,医生及时做出判断,给其注射两种血清,情况总算是稳定下来,网友:这是即不幸又幸运!

云南昭通的刘女士凌晨2点半上厕所时,刚跨出房门就踩到一条毒蛇,被咬伤左踝内侧。60岁的刘女士很快出现蛇中毒反应,命悬一线。

不过十分钟,她的牙龈就开始往外渗血,怎么也止不住。家人见状不对,立刻将她送往当地医院。可到了医院,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这里没有针对性的蛇毒血清。救命的黄金时间,就这样在无奈的等待和转院中一点点流逝。

去宜宾大医院的路上,刘女士的状况急转直下。毒素在她体内迅速扩散,她开始大口吐血,意识也渐渐模糊,总是不停地想睡过去。这正是中毒已深的危险信号,生命的天平正急速向死亡一端倾斜。

当他们终于抵达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时,医生看到她,都暗自心惊:刘女士满口是血,脖子和胸前遍布紫红色的瘀斑,人也几乎陷入了昏迷。经验丰富的医生一眼就判断出,这是典型的蛇毒中毒,导致全身的凝血功能彻底崩溃,情况已是万分危急。

新的难题紧接着出现了。刘女士被咬时又慌又黑,根本没看清蛇的样子,也无法提供任何关于毒蛇种类的线索。这下医生也犯了难。不知道是哪种蛇,就意味着无法精准使用对应的抗蛇毒血清。

这就好比上战场,连敌人都没搞清楚,手里的武器再好,也可能打偏方向,甚至毫无用处,时间不等人。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把刘女士推向万劫不复。

面对这个信息缺失的死局,宜宾的医生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做出了一个有些冒险的决定:不等了,直接上“双保险”。他们决定,同时为刘女士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

这两种蛇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常见的剧毒蛇,其毒素都会引发严重的出血和凝血障碍。这个方案,本质上是一场基于经验的“豪赌”,赌的就是凶手在这二者之间。

在救命这件事上,瞻前顾后、追求百分百的证据确凿,往往意味着错失良机。这种敢于担责的魄力,成了挽救刘女士生命的关键。

接下来的整整一夜,急诊室里灯火通明。医护团队几乎寸步不离,紧盯着监护仪上的每一个数字,输血、用药、支持治疗……每一步操作都小心翼翼。这是一场与死神的拔河,考验着医生的判断力,也考验着刘女士自身的生命力。

幸运的是,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照进病房时,奇迹出现了。经过一夜的鏖战,刘女士的病情终于稳住,并且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一度触目惊心的牙龈和消化道大出血,竟然都止住了。她的命,算是从鬼门关前被硬生生拽了回来。

刘女士的这次遭遇,无疑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尤其在夏秋季节的夜晚,无论是在乡间小路还是城市草坪,多留个心眼,最好用灯照亮脚下的路,总没有坏处。而一旦不幸被蛇咬伤,千万不能凭伤口大小或个人感觉掉以轻心,必须第一时间赶往具备救治能力的大医院。

不过,这件事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是基层医院因条件所限,面对蛇毒束手无策,导致宝贵的救治时间被耽搁,还有宜宾的医生们在信息不足的紧急关头,敢于打破常规,基于临床经验果断出手。他们没有死守“必须先确定蛇种”的教条,而是选择了覆盖面最广、最可能有效的方案。

说到底,这种教科书式的救援,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有多高深,而在于一种“以生命为先”的担当。相比那些凡事都要求流程正确、证据齐全才敢动手的“安全牌”,这种把风险留给自己、把生机让给病人的决策,才更显珍贵。

平时很多人都觉得蛇咬人离自己很远,其实只要家住郊区或者乡下,晚上、雨天、杂草多的地方,防范意识真的不能松,住乡下的,门缝能堵就堵,院子里能清就清,出门之前多看一眼、灯光亮一点,这些习惯都得养成。

信源:国+社区 2025-7-1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爱语直抒

爱语直抒

不绕弯子,直接说出最真实的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