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这个人站在乌克兰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没错。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乌克兰要求领土完整是没错的。 俄罗斯提出的停火条件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乌克兰要让出自己的领土,这种交换表面上是“和平”,但实际上是让国家痛失疆土,是拿民族的精神和未来做了代价。 比如中国近代的屈辱,有很多就是因为无力保护领土、被迫割地,换来一时的休养生息,却留下了深重的历史包袱和心里的伤口。 对于很多乌克兰人来说,失去土地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缩小,更是民族自信心的崩塌,国家的边界不容侵犯,人民的尊严不容践踏,如果轻易答应割让,短期也许能得到喘息,但民族的精神气脉就断了,这种后果甚至比一时的战火更让人痛苦。 乌克兰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一直是欧洲大国之间的夹缝地带,说白了,乌克兰很多时候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每一个决定都牵扯着国际的利益和各方角力。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作为总统其实一直处在巨大压力下,他曾是一个喜剧演员出身的政治素人,突如其来的战事让他一夜之间成长为“战时总统”。 战争刚开始时,外界都猜测他会不会临阵脱逃,但他选择留在基辅和民众站在一起,这点给全国上下都带来了强烈的信心,也让乌克兰的凝聚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 战争中的乌克兰,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都变得空前团结,国旗成了最重要的象征,哪怕日常生活变得困难,城市受损、物资紧缺,大家依然不放弃对国家的信仰。 有调查显示,即使战争造成许多家庭分裂,流离失所的人数以百万计,绝大部分民众依然支持坚持到最后,和平当然好,可如果靠屈辱的方式获得,那只是更深层次的不安稳。 对一个国家来说,领导层最怕的就是失去民心,如果泽连斯基真的仅考虑个人权势,一味妥协,不惜放弃底线,可能短时间内换得安全,但后面再想重拾民众信任,很难。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总统成为历史上只会退让的那个人,现在泽连斯基每一次讲话,无论是对全国民众还是对外呼吁,都在反复强调“我们不会失去家园、不会抛弃希望”。 外界很多建议听着好像很合理,但也许并不适合乌克兰,例如有的声音说,只要停止冲突、降低伤亡就是胜利,放在乌克兰的国情中考虑并不那么简单。 土地一旦易手,民族矛盾和创伤却长年累月持续下去,连带着未来几代的乌克兰人都生活在压力和失落中,很多国家的历史其实已经证明,只要一个民族还能团结、有信仰、有勇气,就能等到转机,如果轻易妥协,把立场和精神都丢掉,真正的危机会更快到来。 泽连斯基任上有很多现实考验,从激烈战场到外交谈判,他一直不强求速胜,而是稳步争取国际支持,和欧洲、美洲国家合作,来自各方面的援助和物资不断送来。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乌克兰之所以还能坚持下来,就是全国人民有一股共同的信念,这种精神支撑着国家在灾难中坚守。 哪怕现在战争还在继续,乌克兰的城市还在承受炮火,从政府到普通人依旧在坚守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不能主动割让土地。 很多人说泽连斯基是“硬汉”,其实更准确地讲,他是历史推着走到前台、不得不担当的人,国家的底线,没有人有权力随意放弃。 乌克兰的坚持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国家的底线不能动摇,民族的尊严不能出让,只有这样才是真正配得上历史的人民和领袖。
乌克兰卢甘斯克彻底失去了!没想到,俄罗斯用3年多时间,终于拿下了一个完整州,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