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甘斯克州,被俄罗斯宣告“全面控制”。帕塞吉尼克的电视台声明“完全解放”,无疑是乌东战场上刻下的又一枚失败印记。乌克兰,正在以失地丈量战局的下坠轨迹。 泽连斯基的总统府里,求援的呼声从未停止——飞越大洋的恳求飞向美国,越过边界的呼吁投向北约,在欧罗巴的殿堂里一遍遍回响。然而,除了言辞堆砌的“口头胜利”奖杯,泽连斯基的双手,究竟握住了多少实质性的力量?他内心,是否还固执地相信着,那个遥不可及的北约能成为终极翻盘的救命稻草?这信念本身,正在成为最大的战略幻觉! 北约?一个精于算计的“纸面联盟”。 回顾战场风云:当俄军铁甲洪流初期势如破竹,北约诸强曾是何其静默?沉默,几乎是他们唯一清晰的表态。后来,眼见俄罗斯攻势放缓,局势似乎“有利”,他们才仿佛如梦初醒,各种援助的“支票”纷纷飞向基辅。如今战火更炽烈,风暴乌云再聚,风向一变——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肉眼可见地萎缩、硬化,越来越多地凝固在空洞的口号里。 这绝非新鲜剧本!美国曾展现出的“抛弃”伏笔,如今正清晰地在北约的身上重写上演。 他们能给予的最大“善意”,往往只发生在自身风险可控、成本可承受之时。当真正的风暴来袭,需要咬牙硬扛的关键时刻,所谓的“集体安全”承诺,其脆弱内核便暴露无遗。 乌克兰的困境,正为这条冰冷的国际政治铁律提供着残酷的注脚:将国运寄托于他人的风向感知之上,等同于在风暴洋中系舟于一叶浮萍。 卢甘斯克的陷落,是战场失利的地图标记,更是对外援泡沫无情的戳破。幻象一旦消失,残酷的现实便冰冷刺骨。那些只会在顺风时呐喊的盟友,往往在逆风降临之际,最先弃桨而去。
罗马尼亚6月30日提出要代管敖德萨,并把敖德萨划入北约的管辖之中。罗马尼亚方面认
【25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