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辽宁一家粮仓,上百吨储备粮消失不见,领导层一口咬定是被老鼠吃掉的,正当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喵咪特工队”,在粮仓内展开“灭鼠”行动,然而一些有心人却察觉到其中有蹊跷,“老鼠能吃掉上百吨粮食?是有巨鼠吧!” 2007年,辽宁一座国家级大型粮仓内,一起匪夷所思的事件悄然上演,这是一座肩负储备粮食重任的重要仓库,原本堆积如山的百吨粮食,在短短的数周时间内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初发现异常的是一名负责巡检的保管员,他在例行盘点时,惊讶地发现粮堆高度明显降低,库存数字和账面完全对不上,这一发现瞬间引发了高层的紧张,负责人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并组织全面排查。 仓库封条完好,门窗紧闭,监控录像中也未见可疑人员出入,各项安保措施似乎都无懈可击,可粮食却消失了,在巨大的压力下,粮仓管理层给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哗然的解释,粮食是被老鼠啃食所致。 这个说法在内部会上被定调后迅速传开,不仅震惊了仓库内的员工,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百姓们在茶余饭后议论纷纷,质疑之声四起,谁都难以相信区区老鼠能够在短时间内啃掉如此巨量的储备粮。 面对这场危机,粮仓很快展开了灭鼠行动,捕鼠夹被铺满墙角缝隙,毒饵成袋投放,然而几天下来,捕鼠夹空无所获,毒饵也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仓库内依旧随处可见老鼠活动的痕迹,形势急转直下,每日的粮食流失数据仍在上升,紧张情绪在员工中蔓延开来。 正当管理层一筹莫展之际,一名普通员工刘建国的出现,为这场看似无解的困局带来了转机,他曾在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多年,与鼠患打过多年交道。 他向领导层建议尝试引入猫来控制鼠害,起初此言不被重视,甚至引来几分轻视,但随着粮仓鼠患愈演愈烈,管理层不得不采纳他的方案,寄希望于这最后一招。 刘建国没有贸然从市场购入宠物猫,而是亲自到郊外的收容站挑选了一批体壮敏捷的流浪猫,他深知仅靠猫的本能远远不够,必须让它们在粮仓这种特殊环境中发挥最大的捕鼠作用。 于是他开始对这些猫进行驯导,每天在仓库内亲自指挥猫群,教它们如何在粮堆间伏击、追踪老鼠,他制定了简单直接的奖惩机制,猫若成功捕获老鼠便奖励杂鱼,若偷懒便减少喂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群猫逐渐学会协同作战,开始在粮仓内高效巡逻、埋伏、突袭。 在刘建国的努力下,猫群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捕鼠能力,几周内,仓库内的老鼠数量急剧下降,夜里常可见猫叼着老鼠在院子中穿梭,角落里堆起一只只老鼠的尸体,粮仓上下为这突如其来的“喵咪特工队”鼓掌称奇,猫群成为了仓库真正的守护者。 鼠患得以平息,但一切似乎并未结束,尽管老鼠的威胁被控制住了,人们心中的疑问却愈发浓重,上百吨储备粮究竟去了哪里?猫虽勇猛,老鼠虽狡黠,但再多的鼠群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消耗如此巨量的粮食吗? 质疑的声音在民间从未停歇,有人开始传言,是否存在着体型巨大的“巨鼠”,又或者在看不见的角落里,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通道,让粮食在夜色中被运走。 虽然粮仓补充了新的储备,仓库重新上锁、管理更趋严格,但这场风波留下的疑点始终未能解开。 即便多年后,人们在回忆起这起事件时,谈论的不仅是猫群捕鼠的传奇,更是那始终无法令人信服的解释,百吨粮食的去向,究竟是老鼠之祸,抑或另有隐情,成为了一道埋在记忆深处的谜题。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CCTV-10 走近科学 栏目《猫兵鼠贼》
1971年,考古人员打开沉睡1300多年的“天下第一粮仓”,里面是满满一整窖60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