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朗的情况来看,在中国最有可能存在摩萨德特务的人群不只是出国留学打工人员,还有

煮酒君本人 2025-07-02 13:57:53

从伊朗的情况来看,在中国最有可能存在摩萨德特务的人群不只是出国留学打工人员,还有那些滞留或潜伏在中国的外国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在中国长期居住的人。   在伊朗,摩萨德的特工能把导弹阵地坐标传给以色列,靠的就是潜伏多年的本地间谍。他们伪装成商人、学者,甚至参与街头抗议,慢慢建立信任。   这种模式完全可能复制到中国。比如2023年,摩萨德就想在成都搞个“数据处理中心”,说是优化交通,其实是想建监听站。   他们找的以色列公司,员工背景全是“跨国调动频繁”“身份伪装”,最后被中国安全部门识破。这说明摩萨德在中国的行动更隐蔽,更擅长用商业合作当幌子。   那么在中国,会不会有日韩背景的人被他们利用呢?毕竟日韩和中国文化接近,长期居住的人更容易隐藏身份。比如日本公民在中国非法勘测军事设施的案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就在2017年,6个日本人打着“考察温泉”的旗号,偷偷测绘山东蓬莱和海南三亚的敏感区域,最后被抓时,电脑里全是军事地图和照片。这种事,谁敢保证背后没有摩萨德的影子?   而日本和韩国在中国的常住人口超过百万,他们分布在沿海城市,很多人开公司、当外教,甚至和中国人结婚。这些人表面上是普通居民,实则可能成为情报机构的目标。   比如日本企业里的高管,经常接触中国的产业链信息;韩国的科研人员,可能对中国的科技项目感兴趣。摩萨德完全可以通过他们,间接获取中国的经济、科技情报。   麻烦的是,这些人可能利用“合法身份”长期潜伏。中国的外国人居留政策虽然严格,但存在漏洞。比如通过婚姻、投资获得长期签证的人,监管难度较大。   摩萨德可以通过“代理人”遥控指挥,让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情报,比如工厂的产能、港口的物流数据,甚至偷拍军事设施。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渗透,比派专业特工更难防范。   面对这种威胁,中国的反间谍手段也在升级。比如成都的案例中,安全部门用AI分析以色列公司的员工背景,发现他们和摩萨德特工的训练特征高度吻合。   这种技术手段,能从海量数据中揪出伪装者。此外中国还通过法律手段加强防范,比如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明确禁止外资控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直接堵死了摩萨德通过商业合作渗透的路子。   但光靠技术和法律还不够,全民警惕才是关键。2024年,中国30%的间谍案件是群众举报的。比如出租车司机发现可疑外国人在偏僻地区搬运设备,立刻报警,最后证实是非法勘测。这种“人民战争”的威力,让任何潜伏者都无处遁形。   瑞士战略专家说过:“超级大国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同样,反间谍也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长期的斗争。伊朗的教训告诉我们,情报渗透往往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那些在中国长期居住的日韩外国人,大多数是友好的,但不能排除极少数被摩萨德利用的可能。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

奋斗

奋斗

5
2025-07-02 14:49

特别是华裔和日裔、韩裔,潜伏在大陆人数众多,社交广泛,行动隐蔽,不特别留意的话,难以察觉!

华夏人

华夏人

5
2025-07-02 14:23

值得看,未雨绸缪!

猜你喜欢

煮酒君本人

煮酒君本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