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双标怪”让人哭笑不得,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时,他们说“这是给中国市场的恩

创意无限的舞者 2025-07-02 12:10:00

总有些“双标怪”让人哭笑不得,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时,他们说“这是给中国市场的恩赐”;中国进口乌克兰航空零件时,他们又嚷嚷“得感谢乌克兰的技术施舍”,合着中国人在国际市场上,左手接美国订单得跪谢,右手签乌克兰合同还得磕头? 2025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一路飙升至84%。 中国反手对美国农产品、能源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结果美国农民哭诉“大豆卖不出去”,消费者抱怨“物价飞涨”,可偏偏有些“国际观察家”跳出来说:“美国买中国货是给市场,中国该感恩!” 但数据打脸来得太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美经贸关系白皮书》明确指出: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70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的机电产品、纺织品,是美国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刚需”。 换句话说,美国消费者用着中国产的智能手机、穿着中国造的牛仔裤,转头说“我赏你市场”?这就像去餐厅吃饭,顾客吃完抹嘴说“我赏你生意”,却不肯付钱,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另一边,乌克兰与中国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合作,也被某些人歪曲成“中国靠乌克兰技术崛起”,确实,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因经济困境出售大量军工技术,中国趁机引进了瓦良格号航母、D-18T发动机等关键装备。 但“施舍”一说纯属扯淡,中国为此付出了真金白银,更投入了20年时间进行技术消化与再创新。 以航空发动机为例,中国引进乌克兰D-36发动机技术后,不仅实现了国产化,还研发出涡扇-18、涡扇-20等新一代发动机,彻底摆脱了对乌克兰的依赖。 反观乌克兰,因过度依赖技术出售,自身军工产业逐渐萎缩,连安-225运输机都因缺乏维护资金而报废,中国是“技术消化大师”,乌克兰才是“家底败光户”,谁该谢谁? 无论是中美贸易还是中乌合作,中国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原则,美国加征关税,中国依据WTO规则反击;乌克兰出售装备,中国按合同付款并推动技术自主化。 那些要求中国“感恩”的声音,本质是霸权思维的延续,他们习惯了“我施舍你就得跪”的逻辑,却接受不了中国“凭本事吃饭”的姿态。 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990年代那个急需技术突破的“学生”,从C919大飞机到福建舰航母,从5G通信到量子计算,中国在多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美国若想靠关税大棒逼中国就范,乌克兰若想靠技术出售换取政治筹码,最终只会发现:中国的手中,握着更硬的“规则牌”与“实力牌”。 中国今天的成就,是几十亿人埋头苦干换来的,从“世界工厂”到“规则制定者”,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每一步都走得踏实,那些要求中国“感恩”的声音,不过是霸权衰落前的“最后挣扎”,他们越急,越说明中国走对了路。 所以下次再有人嚷嚷“中国该感恩”,不妨回一句:“市场规则摆那儿,技术合同签这儿,咱们凭本事合作,谁也别欠谁!”毕竟在规则与实力面前,任何“道德绑架”都是笑话。

0 阅读:38
创意无限的舞者

创意无限的舞者

创意无限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