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中国公布新型石墨炸弹,是为谁准备的?俄罗斯卫星网7月1日注意到,央视

庚黑星君 2025-07-02 02:16:46

央视曝光:中国公布新型石墨炸弹,是为谁准备的?

俄罗斯卫星网7月1日注意到,央视近日首次公开了解放军装备的一种新概念炸弹。俄媒认为,这应该是石墨炸弹的最新变种,但它到底是为谁准备的?

报道称,央视上周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了一段动画视频,演示一种旨在影响敌方电网的中国新型武器的工作原理。视频显示,这种武器很可能是石墨炸弹的变种,能够造成敌方大面积停电。动画展示了从移动装置发射弹药,然后将其分解成多个子弹药的过程。根据描述,子弹药爆炸后出现的碳纤维会导致电网短路。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表示:“此类武器的工作原理是将高导电性的石墨粉尘沉积在电力设备的开放元件上,以引发短路。”他介绍,石墨炸弹的目标并非发电厂,而是电网设施,例如输电线和变电站变压器。

美军使用的石墨炸弹

其实石墨炸弹对于中国军迷们并不陌生。美国早在1991年就首次对伊拉克使用了石墨炸弹,一度瘫痪了伊拉克大部分电网。在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也大量使用了石墨炸纤维弹。由于石墨纤维是良导体,大面积的石墨纤维落到电力设施上就很容易造成短路,进而导致大范围的断电。因此石墨炸弹主要被用来破坏对手的电力供应,包括民用和军用系统。

据俄罗斯专家分析,解放军可能会在对台湾的军事行动中使用石墨弹药,因为使用石墨弹药有助于避免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但他认为,此类武器的使用高度依赖于气候条件:“石墨炸弹是一种制导式航空炸弹,它会向目标上方发射一定数量的子弹药。这些子弹药会释放出一团石墨粉末,落在电力系统设施上。这种武器的使用取决于天气条件——在高湿度,尤其是降水天气下,这种武器将失效,因为粉末会迅速粘在一起并落到地面。石墨造成的短路通常可以在24小时内解除,因此,根据此前局部冲突中使用此类炸弹的经验,建议定期重复攻击。”他还认为:“台湾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尤其是在五月到十月之间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不利于石墨炸弹的使用。如果交战方试图对敌方基础设施造成长期破坏,使用常规炸弹和导弹更有意义。”

笔者认为,俄罗斯专家对于石墨炸弹对于电力系统的打击效应并没有真正理解。外界通常以为电网的供电和停电,就是发电设备启动和关闭,但事实上现代电网构成非常复杂,也非常脆弱。电网中任何一个细微故障都可能引发连锁效应。例如在高度互联的电网中,一个节点断开,电流会重新分布到其他线路,通常情况下问题不大,但如果电网此时已经是高负荷运行,增加的负荷很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可能接连跳闸。历史上很多级联停电都是这样产生的:比如2003年意大利停电,就是因为一棵倒下的树砍断了瑞士境内的一条高压线,诱发电网连锁崩溃,最后导致整个国家瞬间陷入黑暗。

更麻烦的是,重新启动电网也不是打开开关这么简单。一旦发生了大面积停电或电网全网停电后,只能由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启动,然后根据载荷能力,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这个过程非常缓慢,甚至可能需要持续数天。事实上,在突然的大面积断电中,往往还会造成电力配套设备的损坏,更增加了恢复电力供应的难度。因此石墨炸弹造成的电网中断,其效果远非一场雨冲走了石墨纤维就可以轻易恢复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防备电力系统的突然崩溃,现代电网往往需要充足的冗余发电能力。而台湾地区当前正面临严重的缺电危机。台湾供电系统以备转容量(即当天实际可调度的发电量扣除使用后剩下的余量)作为电力盈缺指标。当备转容量率低于6%,就会亮起象征“供电警戒”的橙色灯号,介于6%至10%之间,则为象征“供电吃紧”的黄色灯号。据台湾《联合报》6月报道,台湾高峰时段的备转容量率屡次低于10%警戒线、甚至低于6%。近年台湾多次出现大范围的停电事故,表明台湾电网已经非常脆弱。更重要的是,台湾还面临电力系统中的“孤岛效应”,即台湾属于相对封闭的“电力孤岛”,与其他地区的电网连接较少,一旦出现大范围停电,很难获得外部协助,进一步加剧了恢复电力供应的难题。

所以呢,央视曝光的解放军新型石墨炸弹,可谓是直接打在了台湾的要害上。

0 阅读:0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