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限前的双重施压:特朗普48小时内两击日本要害 48小时内,特朗普的炮火密集砸向东京。6月29日,他在福克斯新闻镜头前冷然宣称将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指责其“拒纳美国车却让数百万日本车涌入美国”。不足24小时,炮口转向农业——6月30日他在社交媒体抨击日本“面临严重大米短缺却不接受美国大米”,威胁发送关税调整通知书。【双管齐下的攻势,直指7月9日“对等关税”谈判大限前的最后博弈窗口】。 双重施压:汽车与大米的关税风暴 汽车关税是特朗普的核心武器。他反复强调日本对美存在【9万亿日元(约600亿美元)】贸易顺差,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贡献30%】。尽管日本车企去年在美销量不足美国总量的11%,特朗普仍坚称“不公平”。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警告,25%税率将“摧毁日本汽车业40年对美布局”。 大米危机成为新爆点。日本5公斤装大米价格同比翻倍至历史峰值(4285日元),政府释放全部紧急储备仍难抑涨势。特朗普却将短缺归咎于“拒买美国米”——事实上日本官方进口大米中约半数来自美国。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立即回击:“不会牺牲农业利益”,凸显问题的政治敏感性。 日本的困境:经济承压与战略抵抗 美国关税已重创日本经济实体: 【5月工业产出环比仅增0.5%】,远低于3.5%预期 日本政府拟将2025财年增长预期从1.2%【下调至1%以下】 瑞银警告,若关税落地,日本GDP或萎缩0.6个百分点。 面对高压,日本展现罕见强硬:首相石破茂明言“不会因期限损害国家利益”,赤泽亮正七赴华盛顿拒绝对汽车关税妥协。民意沸腾——【68%日本民众对美国“不信任”】,较去年激增13个百分点。 僵局本质:战略误判与筹码失效 僵局深植于双方误判: 日本曾以“【中美竞争】”为筹码,提议供应链合作换豁免。但美国抢先与中国达成协议框架,令日本计划落空。特朗普团队更释放混乱信号:财长暗示可延至9月,白宫却宣称7月4日后敲定协议。当赤泽亮正第六轮谈判未能会见美财长时,僵局已然固化。 政治风险机构欧亚集团断言:“【机会之窗已关闭】”。随着7月9日逼近,特朗普扬言“发信终止谈判”,日本政府则着手下调增长预期。若25%汽车关税落地,日美间【9万亿日元的贸易链】或将断裂,亚洲供应链面临重塑。这场强权与韧性的对决,终局取决于两国承受痛感的底线。
大吃一惊特朗普刚刚宣布:6月30日,特朗普对日本放出狠话:"亲爱的日本,你们
【1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