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晚后台,导演黄一鹤找到了躲在二楼幕布后的陈佩斯、朱时茂二人,含着泪对他们说:“你俩准备登台,出了问题我负责。”就这样,黄一鹤赌上后半辈子职业生涯,让陈佩斯二人首开春晚小品先河!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出现,这台综艺节目第一次用现场直播,第一次用主持人串场,第一次用电话与观众互动,这在当时的国内电视节目中,是不可想象的。
而观众的反响又是出人意料的热烈,很多观众站在公共电话亭排着长队,只为体验一下“互动”的感觉。从此,春晚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每年必不可少的“年夜饭”。
黄一鹤系辽宁沈阳人,出生于1934年。1959年12月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从事编导工作
1983年,轮到黄一鹤与同事邓在军担任导演时,黄一鹤主动提出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加设4部热线电话与场外观众互动,从此将职工内部晚会变成了一场全民性的联欢活动,甚至成了全世界中国人的“新年俗”
中间还出现过小插曲因为黄一鹤设置的电话互动环节,还推动着《乡恋》这首歌被解禁了
首届春晚时期,有许多观众打电话要求播放《乡恋》,但当时这首歌有不小的争议,是不允许在电视上播放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观众点这首歌,迫于压力,黄一鹤只能向领导请示。
领导也十分头疼,但当看到那足足五盘的点播条时,领导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播!也因此《乡恋》才能登上春晚的舞台
第一届春晚大获成功,台里收到了许多观众来信,大伙都夸:“人民自己的好电视台。”于是,台里开始重视春晚,而84年春晚导演一职,自然又落到了黄一鹤的身上
1983年首届春晚的成功,让导演黄一鹤信心满满,1984年,黄一鹤找到陈佩斯和朱时茂,推荐他俩上春晚。当时这哥俩还不太乐意,最后还是黄一鹤一再坚持,三顾茅庐,这才答应去的。
陈佩斯跟搭档朱时茂花了半年时间,琢磨了一个小品《吃面条》
节目成型后,黄一鹤心里没底,于是决定让两个人去天坛试戏,结果表演到一半,不但没有笑声,人也少了,后来仔细地定睛一看,原来观众们早已笑得满地打滚说不出话了
当送审的时候,但没有人敢拍板这样的节目是否敢上春晚播出
领导认为这个节目纯粹是插科打诨,毫无教育意义,这要是上了春晚,很可能会犯严重的错误,“太不严肃了,这要是出了问题,我可担待不起”
陈佩斯看到后,对朱时茂说:”算了,别搞了,还有正事,我们回去演我们的电影。“
但朱时茂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直坚持拉着陈佩斯在后台排练,期间,有两次陈佩斯想走,但都被朱时茂拉了回来
最后,还是导演黄一鹤对他俩说:”你们上去吧,出了事我来负责。但你们记好了,千万别说错话,要是出了重大事故,我就惨了。”
陈佩斯在短短10分钟内,就用堪称“中国无实物吃播表演第一人”的演技将冒失青年陈小二展现得淋漓尽致,笑料百出
《吃面条》播出后,也曾有人质疑那是无意义的笑,黄一鹤却反唇相讥:“谁说没有社会意义?小品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你就别考演员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你觉得做演员容易,可是连吃一碗面都吃不像,就是讽刺那些好高骛远的人。”
黄一鹤导演还说到:“《吃面条》是我们国家晚会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
从那以后,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共在春晚上陆陆续续演了11个小品,如《卖羊肉串》《胡椒面》《警察与小偷》等,前后长达11年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两人达到“巅峰”后”,陈佩斯因为版权问题,和央视闹翻,惨遭封s,选择了“隐退
有网友评价陈佩斯“争得一口气,输了八百里锦绣河山!纵然行端坐正,却断了自己的财路。”
其后陈佩斯彻底告别荧屏,上山种树,后又办话剧团,期间也曾困难重重,但陈佩斯都挺了过来。
2019年央视视首届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8日凌晨2时40分在北京去世,终年85岁
黄一鹤生前曾回忆,每次想起春晚,就像刚分手的老朋友一样,“30年了,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如今斯人已逝,黄一鹤创造的春晚经典却永远留存在观众的记忆当中。
在小品之王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时代过后,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喜剧人们开始崛起。
1990年,赵本山因表演小品一炮走红。从此以后登上12次春晚,可惜的是现在赵本山也隐退了
随之而来的老艺术家们赵丽蓉去世,高秀敏去世,范伟,蔡明,冯巩,等都一一退出春晚的舞台,不知道今年还有门机会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他们
你最喜欢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哪一部作品呢?